洞仙歌

竹篱茅舍,本是山家景。唤起兵前倦游兴。

地床深稳坐,春入蒲团,天怜我,教养疏慵野性。

雪坡孤月上,冰谷悲鸣,松竹萧萧夜初静。

梦醒来,误喜收得闲身,不信有、俗物沈迷襟韵。

待临水依山得生涯,要传取新规,再营幽胜。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金代词人蔡松年的《洞仙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山居生活图景。开篇"竹篱茅舍,本是山家景",简洁明快,点出词人理想的居住环境——简朴的竹篱和茅草屋,充满了自然的气息。接下来的"唤起兵前倦游兴",暗示了词人可能经历过战乱,此刻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地床深稳坐,春入蒲团",描绘了词人在地铺上悠闲地坐着,感受春天的气息融入蒲团,体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天怜我,教养疏慵野性",表达了词人对上天赋予他这份远离尘世纷扰的野性生活的感激之情。

"雪坡孤月上,冰谷悲鸣,松竹萧萧夜初静",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词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梦醒来,误喜收得闲身",表达出词人从梦境中醒来,惊喜于自己暂时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最后两句"不信有、俗物沈迷襟韵",流露出词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高雅情操的坚守。词人期待在山水之间过上自在的生活,"待临水依山得生涯,要传取新规,再营幽胜",表达了他追求理想生活,希望创造更幽静、更符合自己心境的美好境界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写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金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

收录诗词(145)

蔡松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 生卒年:1107~1159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六峰翠气,不减天台秀。满腹岚光杂山溜。

扫雄文,驱巨笔,多艺多才,稽古力,方见青云步骤。

奉常新礼乐,玉署金銮,绿发青春印如斗。

正悬流勇退,收取闲身,归去好、林壑颐神养寿。

待它日、相寻寿樽开,看野服黄冠,水前山后。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点绛唇.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

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枕溪湖玉。

数点梅横竹。花露天香,香透金荷醁。明高烛。

醉魂清淑。吸尽江山绿。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相见欢

云闲晚溜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押[阳]韵

浣溪沙

溪雨空濛洒面凉。暮春初见柳梢黄。

绿阴空忆送春忙。

芍药弄香红扑暖,酴醾趁雪翠绡长。

梦为蝴蝶亦还乡。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