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犯.溪上人家偶题

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游丝自袅。

东风渐、意都阑了。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

看画里人家,一曲清江抱。似仙源,世间少。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

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送过客、溪山好。

载笙歌,如天飞远棹。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

浣纱贫里老。

形式:

鉴赏

这首《倒犯·溪上人家偶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水乡画卷。词的开篇通过“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花朵凋零的场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倦怠。"游丝自袅"进一步渲染了春光消逝后的空寂。

接下来,“东风渐、意都阑了”表达了词人对春意阑珊的感慨,而“无聊甚、向桃李新栽、成蹊道”则转向对新生命的关注,暗示着时光流转,人事更迭。词人将视线投向画中人家,那里有一条清江环绕,仿佛世外桃源,人间罕见。

“金粉词场,赚尽才人,旗亭今更杳”借用了词人的身份,感叹词坛繁华已逝,昔日热闹不再。随后,“梦水正暮色,蘸柔绿,初眉小”描绘了傍晚时分,流水映照着初生的新月,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送过客、溪山好”表达出词人对过往行人的留恋,以及对溪山美景的赞美。“载笙歌,如天飞远棹”则通过想象中的舟船载着歌声远去,增添了词境的辽阔感。最后,“漫静日闲门,不管流红到”以闲适的口吻,写出词人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即使岁月流转,门前依旧静谧,不问花开花落。

整体来看,陈洵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词风的转变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梦江南.拟牛峤

红绣被,叠起恨重重。

枕畔放伊闲伴我,半床凉月半床风。无处觅郎踪。

形式:

相见欢

风声昨夜潮头。钓筒收。谁唤彩云明月下莲舟。

笙歌送。都如梦。几曾留。唯有一川鱼鸟替人愁。

形式:

西溪子

有客江南归也。梨雨一襟沾洒。惜春宵,弦不语。

人何处。蜡泪啼红天曙。依旧锁妆楼。碧云愁。

形式:

南歌子.七夕雨坐,忆四年前旧游

宝扇唐宫袖,檀床汉殿箫。星河隐隐夜迢迢。

缥缈谢家廊庑五云高。碧海回尘旋,黄垆梦雨飘。

烛心齐赴冷中消。纵使有花有月总无聊。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