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二首(其一)

谁将栗玉刻蜂房,巧向梢头取次妆。

羞得江梅都避舍,满园不见一枝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是谁把坚硬如栗子的玉石雕刻成蜂巢形状,巧妙地装饰在树梢上。
这精致的艺术品让江边的梅花都感到羞愧,纷纷躲藏起来,整个园子里再也见不到一枝梅花开放。

注释

栗玉:比喻坚硬的玉石,如栗子般坚实。
蜂房:比喻精细的雕刻,像蜜蜂窝一样密布。
梢头:树枝的顶端。
取次妆:巧妙地装饰。
羞得:形容事物因感到惊讶或自卑而避开。
江梅:指梅花,因其常生于江边而得名。
避舍:躲避,离开住所。
一枝芳:一枝开放的梅花,象征着梅花的美丽。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蜡梅的诗歌,通过对蜡梅独特外观和生长习性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谁将栗玉刻蜂房"一句,以精巧的比喻形容蜡梅花蕾的形态,既强调了其外观上的精致,也暗示了蜡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不拔。"巧向梢头取次妆"则进一步描摹蜡梅花朵开启之际的细腻美感,梢头即是枝尖,蜡梅在最末梢处绽放,更显得其独特。

接着,“羞得江梅都避舍”一句,通过蜡梅与其他梅花相比的设定,传达了一种诗人对蜡梅之美的赞叹。这里的“羞得”,并非贬义,而是形容蜡梅之独特和卓尔不群,使得其他梅花都像是避而远之。

最后,“满园不见一枝芳”则进一步强化了蜡梅在寒冷中独自绽放的意象。这里的“满园”,指的是整个园林,而“不见一枝芳”却突出了蜡梅的孤独与特别,使得诗人对其有着更深层次的欣赏和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蜡梅外观和生长习性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独特性以及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嘲钦师

师与予心总爱山,从来已许伴予閒。

若为一出俄经月,却恋尘凡未肯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滕王阁

尽道滕王阁太卑,合新旧观复雄规。

我来兴葺非难事,却恐俱为识者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心远轩二首(其二)

扁榜当年我命名,喜君心与迹双清。

眼前风物浑如旧,但觉庭前春草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心远轩二首(其一)

山居我欲避嚣尘,尚觉门庭俗客频。

羡尔结茅当道左,一轩风月作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