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燕台怀古

易水东流,与西去、荆卿长别。

祖帐处、三千宾客,衣冠如雪。

督亢图中雷电作,咸阳殿上襟裾绝。

恨夫人、匕首竟何为,同顽铁。渐离筑,笙歌咽。

博浪铁,车轮折。纵奇功未竟,祖龙褫魄。

一死翻令燕国蹙,九原悔与田光诀。

叹千年、寒水尚萧萧,虹霓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燕台怀古》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对易水和燕台的描绘,以及对荆轲、高渐离等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悲壮情怀。

开篇“易水东流,与西去、荆卿长别”,以易水的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荆轲的西行形成对比,暗示了英雄的远行与离别。接着“祖帐处、三千宾客,衣冠如雪”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壮观与庄重,三千宾客的衣冠如雪,既表现了送行者的隆重,也映衬出荆轲赴死的决绝。

“督亢图中雷电作,咸阳殿上襟裾绝”两句,通过“雷电作”和“襟裾绝”的夸张描写,渲染了荆轲刺秦王时的紧张气氛和壮烈场面。这里不仅有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有对荆轲英勇精神的赞美。

“恨夫人、匕首竟何为,同顽铁”表达了对荆轲未能成功刺杀秦王的遗憾,同时也暗含对历史无常的感慨。接下来,“渐离筑,笙歌咽。博浪铁,车轮折”通过音乐家高渐离的筑声与歌声的哀伤,以及博浪沙事件的失败,进一步深化了悲剧氛围。

“纵奇功未竟,祖龙褫魄”指出尽管荆轲等人的努力未能阻止秦始皇的暴政,但他们的牺牲却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秦始皇的统治根基。“一死翻令燕国蹙,九原悔与田光诀”则表达了对荆轲未能完成使命的惋惜,以及对与田光诀别的后悔,体现了对忠诚与友情的重视。

最后,“叹千年、寒水尚萧萧,虹霓灭”以千年后的易水依旧寒冷、虹霓消失,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英雄事迹的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

花落钱塘,江流阔、潮痕初涨。

问足下、何由至此,布帆无恙。

倏尔波涛如梦里,跫然屐齿来天上。

恰湘湖、蒪菜十分肥,为君饷。西湖畔,春波漾。

疏柳外,归樵唱。有青油画舫,鸟程佳酿。

风暖遥传灵隐磬,天晴急策韬光杖。

倚危栏、百尺看银塘,龙蛇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予与顾庵西樵皆被奇祸得免

痛定追思,衢塘峡、怒涛飞涨。

叹北寺、皋陶庙侧,何期无恙。

庄舄悲歌燕市外,灵钧憔悴江潭上。

问绨袍、高谊有还无,谁曾饷。愁万斛,东流漾。

五噫句,春间唱。恨埋忧无地,中山须酿。

故态狂奴仍未减,尊前甘蔗还堪杖。

笑邯郸、梦醒恰三人,无殊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西樵以南徐游览诸作见示

北固城头,兼天涌、银涛奔涨。

登览处、频经战伐,金焦无恙。

鼓枻鼋鼍深窟畔,振衣鹳雀危巢上。

手摩挲、瘗鹤古残碑,为馀饷。弓样月,波中漾。

欸乃曲,桥边唱。望乡心倍切,浓于春酿。

禽庆欲偕名岳屦,李邕倖免金吾杖。

笑马迁、货殖强裁书,无聊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四)西樵长斋佞佛但不戒酒

春色阑珊,繁花谢、红销绿涨。

山一似、西施瘦损,捧心微恙。

堤上长吟苏白句,楼头高话羲黄上。

喜清斋、久已绝猪肝,何须饷。风乍卷,轻销漾。

烟欲瞑,金衣唱。爱信陵作达,沉埋醉酿。

禹穴天台春正好,裹粮且办青藤杖。

倩君侯、彩笔代丹青,云霞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