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韵来谢韵

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

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

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

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

或以烹自售,变诈如鞅斯。

或以舌交战,纵横如秦仪。

亦或事旷达,蜕形慕安期。

不则逃空虚,灰心从阇梨。

不曰古圣贤,自有天根基。

为己非为人,积学如积赀。

弗废一日葺,庶几百志熙。

世远教法散,有识如退之。

试观训符读,道义不以规。

贵贱何足云,而乃徒费辞。

进学以为解,诗易分葩奇。

安贫以知命,妻儿任寒饥。

既而及行艺,顾欲中有司。

未忘功名径,□□荆棘茨。

堂堂山斗望,为论如彼卑。

吾师吾孔子,曾子而子思。

以至孟轲氏,四书炳蓍龟。

君家两英嗣,珠璧光和隋。

元方知自力,阃奥次第窥。

既以习语话,行有向学时。

光阴电一抹,圣狂几甚危。

百行孝为本,气下色愉怡。

极而察天地,造端自齐眉。

苦语赞义方,一洗时妆脂。

勉旃复勉旃,勿重老大悲。

还以自警省,就示吾诸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大自然原本无为,乌鸦兔子竞相疾驰。
今日为何般日子,谁在敲击和谐与羲和的钟声。
抬眼望去,万千思绪涌来,秋风吹过,稻谷稀疏。
人生能有多少时光,如同梦中蜘蛛织网般短暂。
有人借此烹饪自我,欺诈如法度繁多。
有人用言辞交锋,纵横捭阖如秦朝礼仪。
也有人豁达处世,向往仙人安期生的超脱。
不然就逃避现实,心如死灰追随僧侣。
并非古人圣贤才天生如此,他们也是通过积累而成。
为自己而非他人,学问积累如积聚财富。
每日都不停学习,期望实现众多志向。
世事变迁,教诲分散,有识之士如韩愈般深思。
观察教诲的训诫,道德法则并非固定不变。
贵贱之别何足挂齿,却徒然浪费言辞。
提升学识以求理解,诗经易经各有奇妙之处。
安于贫困懂得命运,妻子儿女忍受寒冷饥饿。
随后涉及技艺,却又顾虑官府的评判。
并未忘记追求功名的道路,却被荆棘丛生所阻。
崇高的学者期望,见解却显得卑微。
吾师孔子,曾子、子思传承其道。
直到孟子,四书经典如明灯照耀。
你们家族两位英才,如明珠璧玉般光彩照人。
元方深知自力更生,逐步探索深奥的学问。
已习惯日常对话,行动中充满求知的热情。
光阴如电瞬息即逝,圣人与狂人之间的界限微妙。
百善孝为先,谦逊温和的态度。
洞察天地奥秘,从尊敬长辈开始。
直言赞美正义,洗净世俗的浮华。
再接再厉,勿因年老而悲伤。
以此自省,也教导我的孩子们。

注释

苍苍:形容广阔无垠。
乌兔:乌鸦和兔子。
叩:敲击。
黍离离:形容稻谷稀疏。
几何:多少。
烹:烹饪。
鞅斯:比喻繁多的法律条文。
纵横:形容言辞犀利。
秦仪:秦朝的礼节。
旷达:豁达。
安期:传说中的仙人。
阇梨:僧侣。
古圣贤:古代的圣人和贤者。
根基:基础。
积学:积累学问。
积赀:积累财富。
庶几:或许。
熙:光明。
退之:韩愈的字。
训符:教诲的训诫。
规:规则。
贵贱:地位高低。
进学:提升学识。
解:理解。
寒饥:寒冷饥饿。
及:涉及。
有司:官府。
荆棘茨:比喻困难。
山斗:形容学者崇高。
卑:谦卑。
吾师:我的老师。
曾子:孔子的学生。
子思:孔子的儿子。
炳蓍龟:像蓍草和龟甲一样照亮。
珠璧:比喻英才。
隋:和谐。
元方:指聪明的孩子。
阃奥:学问的深处。
向学:求学。
电一抹:形容时间飞逝。
圣狂:圣人与狂人的区别。
危:微妙。
气下色愉怡:谦逊和颜悦色。
造端:开始。
齐眉:尊敬长辈。
苦语:直言。
时妆脂:世俗的浮华。
勉旃:努力。
老大:年老。
警省:自省。
诸儿:孩子们。

鉴赏

这首宋诗《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韵来韵味》是陈著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以及人生价值的见解。诗中提到“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寓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竞争,暗示时光匆匆。诗人感慨“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揭示出对时间流逝的追问。

“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描绘了秋风中的凄凉景象,暗含人生无常之意。“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梦幻般的虚幻。接下来,诗人批评了社会上种种虚伪和欺诈行为,同时也赞扬了那些追求旷达、超脱世俗的人。

“世远教法散,有识如退之”提及古代圣贤的智慧逐渐流失,但仍有识之士如韩愈般坚守道义。“光阴电一抹,圣狂几甚危”警示人们珍惜时间,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诗人强调孝道为百行之首,主张谦逊和察天地之理。

最后,诗人鼓励晚辈们勤奋学习,保持谦虚,不要过于忧虑衰老,要以此为警醒,并教育自己的孩子。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陈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用前人示诸儿韵

世事纷游尘,薄俗嚣斗鹑。

手足谁鲁卫,肝胆多越秦。

独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

我得从之游,义与同胞钧。

上而下四方,相依为齿唇。

閒尝道病殆,饮食药饵亲。

卓卓乎古道,难言但书绅。

今及其子交,知爱迈等伦。

不曰淡无味,如嗜千里莼。

其子又其孙,秀异良可珍。

架有万牙签,膝间又循循。

功名特土苴,学术要深淳。

工夫入细处,力行自忱恂。

推而致广大,直扶天地垠。

书积非易□,难欺是苍旻。

不观冬闭固,发为青阳春。

因知栽者培,根本前人身。

万事风絮尽,盛德修唯湮。

契稠无浪语,感旧还酸辛。

吾年七十近,不入时材抡。

眼昏惟内顾,遑知世妆新。

耳聋谢外闻,免饮聒者醇。

溪曲五亩园,安受闭户贫。

蔬畦野草径,月夕清风晨。

杖履携诸儿,俯仰时一巡。

残息尚可延,何幸里有仁。

岂无泰交期,得舆展转神。

远业归后主,我得为天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用前韵谢奉慈寺主僧居简

人情相入处,春风与时雨。

诗来少陵歌,酒到渊明舞。

我穷适相似,肯为黄金俯。

忍饥固其常,笑视京文武。

忽来方外饷,浑家饱炊午。

此是法喜供,非如乞字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甲申夏到杖锡忆戊寅秋同黄东发游

布袜青鞋共踏云,七年往事不堪论。

湖山宿草梦魂到,风雨秋镫诗卷存。

后死犹能传耆旧,平生相属□儿孙。

老禅携手经行处,薄采芷兰招楚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似法椿长老还住净慈

寺后山,青巑岏,忽如憔悴忽又开容颜。

寺前滩,声潺湲,忽然枯涩忽又起波澜。

知为谁乎丑或妍,只在主者往与还。

追思畴昔狎群攫,痛卷无馀遗百难。

山林赪矣囊橐外,栋宇委之荆棘閒。

飞锡一来重悲慨,张弮勇欲兴颓废。

积劳落成逾一纪,大书记实光千载。

彼物何物众所唾,无事生事几乎骂。

蚁将撼木不自分,犬或见雪从他吠。

无辩之辩如我何,有怪不怪当自坏。

胡为撞钟击鼓辞上方,若曰挑包顶笠皆吾乡。

戏衫脱了因甚快,大权契合终难忘。

风曾相送迎亦好,云与俱出归何妨。

两不著相是去住,一拨便转无思量。

人生忽忽梦幻身,世界茫茫戏剧场。

我老不觉八十三,师今亦且半百强。

石塔重来我愧不是苏玉局,茅屋可赋师却自爱杜草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