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志閒所作,名为《颂》。诗中描绘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超然,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首句“僧家无事最幽玄”,开篇即点明僧侣生活的静谧与深邃,暗示出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超凡脱俗。接着,“近对青松远对山”一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青松与高山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远的理想追求。
“诗句不曾题落叶”,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通过强调诗句与落叶的关系,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落叶象征着季节更迭、生命的轮回,而诗句未题于其上,则意味着诗人珍惜每一刻,不愿让任何瞬间被轻易流逝或遗忘。
最后一句“恐随流水到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间世俗的疏离感。水是流动的象征,它将落叶带向远方,也寓意着知识、情感乃至生命的传播。然而,诗人担心这些美好的事物会随水流散至喧嚣的人间,失去原有的纯净与深邃,流露出一种对保持内心纯净与超然状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僧人生活中的宁静与超脱,以及诗人对于自然、时间、生命和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