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五)董司马寄示春怀八首附此奉答

山斋谁寄四愁篇,儒术家声自广川。

健笔凭陵宁玩世,长吟激烈为忧天。

少陵苦思应同调,北地雄词可并传。

此日君王歌云汉,试调繁露佐祈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对友人董司马所作《春怀八首》的回应,以“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五)”为题。于慎行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作品的赞赏。

首句“山斋谁寄四愁篇”,描绘了友人董司马在山中小屋中创作的场景,以“四愁篇”暗示其作品情感深沉,充满复杂的情感体验。接着,“儒术家声自广川”赞扬了董司马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家族的荣耀,暗示其作品不仅情感丰富,更蕴含着深厚的学问根基。

“健笔凭陵宁玩世,长吟激烈为忧天”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董司马的文风刚健有力,不流于世俗,其诗歌充满了对社会、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忧虑,体现了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

“少陵苦思应同调,北地雄词可并传”将董司马与唐代大诗人杜甫相提并论,表示对其才华的高度认可,并期待他的作品能够像杜甫那样流传千古。

最后,“此日君王歌云汉,试调繁露佐祈年”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如同古代帝王歌颂的星辰一样,成为人们祈求丰年的甘霖,寓意着友人的作品将带来精神上的滋养与启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七)送张昆江文学北还

萧萧一剑马蹄轻,家在燕南几日程。

自着逢衣游上苑,曾将宝诀觅长生。

风高古道鸣蝉急,天阔平沙落雁横。

老我岩栖愁病客,与君何处访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八)送徐南龙令君北上

卢子城头问去踪,不堪别恨结遥峰。

春风几发河阳树,客路重趋蓟苑钟。

岂有明珠藏薏苡,惟馀长剑吐芙蓉。

浮云西北休愁思,霄汉还应雨露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九)赠王文学中柱南旋

衡门谁为驻归骖,国士名高旧所谙。

马首春风辞塞上,刀头明月忆江南。

杨穿百步才无两,璧剖连城献至三。

此日汉庭推授受,石渠同异待君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七十)沈大宗伯使问寄谢

忆昔趋陪禁苑游,宫霞日日五城楼。

十年梦隔金华漏,千里心依玉树秋。

望里云鸿能北向,愁边河水自东流。

知公容鬓今何似,鲁国书生已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