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乱水花庵同贲兄赋

南荒兵燹日销魂,咫尺寒山好闭门。

半席烟霞豺虎穴,三时风雨脊鸰原。

林腰草气兼花气,石脚云痕共水痕。

乘兴小舟无不往,村西亭子与东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难于水花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战乱的无奈。

首联“南荒兵燹日销魂,咫尺寒山好闭门”开篇即点明背景,南荒之地因战争而人心惶惶,诗人选择在近处的寒山闭门自守,以求心灵的宁静。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战乱的残酷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颔联“半席烟霞豺虎穴,三时风雨脊鸰原”进一步描绘了庵中环境,烟霞笼罩,仿佛是豺虎的藏身之处,而风雨交加的原野则象征着动荡不安的世界。这里的“豺虎穴”和“脊鸰原”都暗含了对战乱的隐喻,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颈联“林腰草气兼花气,石脚云痕共水痕”转向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林间的草木散发出混合着花朵的香气,岩石边缘的云雾与水面的波纹相映成趣。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和谐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尾联“乘兴小舟无不往,村西亭子与东园”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乘着小舟,无论是去往村西的亭子还是东边的花园,都充满了兴致和乐趣。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渴望摆脱战乱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避难生活中的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内心自由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9)

屈士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王山人非熊

高士如君绝世尘,埋名休认买名人。

故山丛桂隔烟雾,天际浮云为比邻。

文字有神供寄傲,揶揄无鬼笑清贫。

花间浊酒勤相对,好共匡床过小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龙门岛

孤心一夜怯闻鸡,挂席初沉绝岛西。

地尽日南同削迹,天环夷徼杂雕题。

穷荒短策追铜马,曲港楼船校水犀。

满目山榛吟兴起,美人何处瘴烟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将西上未远海外寄王山人

离离相望隔沧溟,海外搴裳赋隰苓。

闭户秋深高士卧,吹箫人去酒徒醒。

仙盘寂寞辞茎露,帝座飘遥远客星。

惭愧故人向西笑,麻鞋今始过零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周伯度许参尔辞部挂冠作

额叩天阍碎豸冠,龙颜不动改容看。

未闻东海容高士,莫赋南山笑解官。

冥鹄已潜臣节重,城狐不死主恩宽。

淋漓谏草休焚去,一字霜飞六月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