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其一)

人情怜旧复怜新,扰扰通宵杂笑嚬。

炷蜡煎膏留漏箭,买椒沽酒办厨珍。

一声竹里千家晓,百和香中九陌春。

莫道病夫无节序,明朝清镜满梳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人们的情感既怜惜旧人又怜爱新人,整夜喧闹中夹杂着欢笑和叹息。
点燃蜡烛熬制药膏,等待漏壶滴水,购买椒酒备办佳肴。
竹林中一声鸡鸣,唤醒了千家万户,百花香气弥漫在热闹的街道上预示着春天来临。
别说我这个病人不懂时节变换,明天早上镜子前,满头白发如霜雪般醒目。

注释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怜:怜悯,喜爱。
旧:旧人,指过去的熟人。
新:新人,指新认识的人。
扰扰:纷乱嘈杂。
笑嚬:笑声和叹息声。
炷蜡:点燃蜡烛。
煎膏:熬制药膏。
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箭。
厨珍:美食。
竹里:竹林中。
千家晓:千家万户醒来。
九陌:形容城市街道众多。
春:春天。
病夫:自称病弱的人。
节序:时节变化。
梳银:形容头发斑白如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守岁(其一)》,描绘了除夕守岁的热闹场景和诗人对新旧交替的感慨。首句“人情怜旧复怜新”表达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既怀念过去的一年,又期待新的一年的心情。"扰扰通宵杂笑嚬"描绘了整个夜晚人们的欢声笑语和轻叹,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炷蜡煎膏留漏箭,买椒沽酒办厨珍”,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守岁时的准备活动,点燃蜡烛,熬制膏药,等待新年的钟声,购买椒酒以备佳肴,体现出对新年的重视和庆祝。

“一声竹里千家晓,百和香中九陌春”通过描绘竹林中的第一声鸡鸣和弥漫的香气,象征着新年的黎明和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和生机。

最后,“莫道病夫无节序,明朝清镜满梳银”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虽病弱,但仍能感受到新年的到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以清早镜子中满头白发的形象,寓意岁月流转,人生如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守岁的独特风俗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二月十五日补试院呈同官

向来耆旧日争辉,太息西来万事非。

一笑烘堂吾岂敢,百年忧世泪仍挥。

洋洋大国风流在,奄奄诸生气息微。

欲挽岷江注东海,吾衰无力只思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曲湘湾

两崖左右蜜房穿,一水中间蚁线旋。

蹙起浪涡知有石,荡开云影倒窥天。

当洪没没青螺暗,过漱霏霏白琲圆。

我欲濯缨渠濯足,一生输与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有感

几许心期百未偿,更将疏发对苍茫。

江声直上鲸波去,山色回看虎踞长。

乱后碧芜荒楚甸,云间孤塔见维扬。

承平旧事无人说,闲倚栏干送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刘子野送别韵

贾谊莫思行说背,陈汤空想郅支头。

子规枝上三更觉,白鹭山前万事休。

櫜矢戢戈歌四夏,带牛佩犊免防秋。

一犁先向东郊去,稻滑蔬肥百不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