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三)

四人把手过龙溪,一路梅花了不迷。

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

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三)》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游龙溪、赏梅饮酒的闲适画面。首句“四人把手过龙溪”,生动展现了四人携手同行的情景,流露出友情的温馨。接着,“一路梅花了不迷”写出了沿途梅花盛开,香气四溢,令人陶醉,暗示了春天的美好。

“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两句,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下,海上的三座岛屿仿佛触手可及,以及远方的白龙山在广阔的天空下显得低矮,营造出开阔而神秘的意境,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则描绘了朋友们边走边抄录诗句,孩子们活泼地将酒提挂在松枝上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诗意。

最后,“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表达了众人畅饮之后,随意躺在崖石上休息,任凭莓苔铺就的垫子保护,不沾尘土的洒脱与自在,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的随性与惬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游的场景,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情趣。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酌示藏用诸友(其六)

东溪牵犬过西溪,短屐冲烟步步迷。

秋竹苔深人语静,古坛松冷鹤巢低。

山花折去空盈把,春酒沽来不满提。

笑把长竿弄江月,草间郭索尚蟠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九)

丹青不写武陵溪,只记桃花也著迷。

芳草独行山路僻,白云相送洞门低。

笑呼竹笠前头拜,交付诗囊右手提。

风月满山关不住,他时须用一丸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太子少保诚庵朱公归葬郴阳适会宪长陶公遣生员陈谏偕景旸往祭其墓遂并以公意作诗赠之(其一)

铭旌前日别金台,故吏门生安在哉。

黄叶孤村荆桂老,青山连骑越香来。

人思旧德闻吹笛,鸟避新阡下啄苔。

欲了平生功德状,到时须打墓碑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太子少保诚庵朱公归葬郴阳适会宪长陶公遣生员陈谏偕景旸往祭其墓遂并以公意作诗赠之(其二)

黄金谁问买端溪,羊祜残碑我解题。

一饭可忘公吐握,千秋遗爱广东西。

寒泷急雨飞涛恶,夜峡啼?哭月低。

不为高堂兼卧病,天涯絮酒肯教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