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咏秋灯

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

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宵长更苦。

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

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

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荆台梦阻。

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咏秋灯》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词人郭则沄的作品,通过对秋夜孤灯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孤独愁思和无尽的离情别绪。词的开篇“窥窗碧飐天如水”以窗外的秋夜景色起笔,碧绿的灯光映照在窗户上,如同水面泛起的波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依稀暗愁来处”一句,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源自远方,那模糊不清的愁绪仿佛来自幽深的黑暗。接下来,“静堕双花,凉分半豆”通过“双花”和“半豆”的意象,描绘了灯光下孤独的景象,暗含着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听到隔帘疏雨”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雨声隔着帘幕传来,更增添了词人无尽的愁绪。接下来的“宵长更苦”、“尽煎透兰心”等句,表达了词人因长夜难眠而倍感痛苦,连兰花都似乎被煎熬得憔悴。

“悄谙谯鼓”写词人深夜醒来,听到远处的更鼓声,更觉孤独无依。“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直接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旅人内心的哀伤和无人倾诉的无奈。

下半阙词人转向对自身境况的描绘,“春筵珠翠散尽”暗示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自己与孤灯相伴,岁月无情,霜鬓斑白。“黯黯沈沈,悽悽悄悄”描绘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落寞和哀伤,黄昏的消逝也加剧了他的孤独。

“荆台梦阻”表达出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剪恨成灰,总牵残绪”则表达了无法排解的愁绪。最后,“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以秋夜的虫鸣声收尾,泪水清晰可见,直到天明,词人的情绪悲凉至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秋夜怀人之作。

收录诗词(271)

郭则沄(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京秋.咏残荷,用草窗韵

秋恨阔。银塘渺千顷,雨声凄切。

水佩惊寒,雾裳怨晚,谁题花叶。

容易西亭梦破,甚汀芦、还舞回雪。竛竮别。

液池天迥,倦鸥空说。玉腕重搴应怯。

罩鸳波、凉云半缺。影悴谁怜,香清难驻,风怀都歇。

泻泪盘空,剩冷蒂、挨过新霜时节。棹歌咽。

愁煞前溪瘦月。

形式:

尾犯.咏雁字,用梦窗韵

澹墨一行秋,迢递梦痕,凄对吟越。

争奈斜风,更回眸成缬。

残照后、汀烟乍洒,暮云边、溪流共折。

怕教飞散,点向荒湾,孤影凉波咽。

蜚腾怜意阻,上林远、寄泪空别。

好语谁传,正江湖天阔。

记书塔、名心都误,怕登楼、乡愁又结。

暗尘难写,付与冷弦弹夜月。

形式:

霜叶飞.咏落叶

梦中烟树。长安远、飘零知向何处。

一番霜信一番疏,又晚来风雨。剩槭槭、商声自语。

停骖曾爱凉阴住。

甚暗屧无情,尽碎蹋秋林,夕照斛尘捎去。

经眼旧日风光,空栖鸾凤,冷落荒径谁赋。

已抛根蒂任东西,奈乱愁无主。正寂历、敲阶细数。

天涯频感兰成暮。

怕故枝、凄寒紧,转绿蹉跎,误人筇拄。

形式:

绛都春.题太平花影片

琼姿似泫。记彩驾驻云,花阴曾见。

绣软御街,移取春风入瀛苑。飞英芳昼初开宴。

报消息、天山传箭。赵昌图在,谁分嫩粉,染来宫扇。

愁远。笙歌散尽,瘦枝吊影,倚天楼殿。

漫弄旧香,忆著当时应肠断。残妆如对徐妃面。

剩飘零、虚迎铜辇。题庵凭文,龟堂故情怎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