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入住高庵的宁静生活与自然景色的融合。首联“高庵栖隐乱云中,双径嵯峨望莫穷”以夸张的手法,将高庵置于云雾缭绕之中,双径蜿蜒曲折,难以尽览其全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颔联“百尺寒松侵日月,千寻瀑布落虚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壮丽,百尺寒松直插云霄,似乎要与日月争辉;而千寻瀑布则从高处倾泻而下,仿佛落入虚无的空间,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颈联“竹炉茶沸黄昏雨,瓦鼎香消白昼风”转而描写僧人的日常生活,竹炉上茶水沸腾,黄昏时分细雨飘洒,瓦鼎中的香料在白天的微风中逐渐消散,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状态。尾联“定起蒲团犹有籁,猿啼虫语湿花丛”则通过僧人在蒲团上打坐时听到的自然之声,如猿啼、虫鸣,以及这些声音落在湿润的花丛中,进一步强化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庵环境的描绘和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佛教修行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以及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