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酬太常从兄留别》。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所产生的深深忧虑。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乡间小道上初次踏足的情景,同时表达了他因朋友的陪伴而不急于离去的心情。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这里提到的“张骞”和“王浚”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用来点缀诗人的友谊之情。张骞是西汉时期的探险家,他曾随汉武帝的使节远赴西域;而王浚则是在三国时期守卫蜀地的将领。这两个人物形象增添了诗中的历史和文化厚重感。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别离感到的忧郁心情。“泽国”指的是水乡之地,这里的“烟花”可能是春天的柳絮或樱花,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而“铜梁”则是一处地名,“雾雨”则增添了氛围中的一份迷离和不明。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分别的无奈与深深的忧虑。“万恨”意味着无法言说的哀愁,而“锦江”则可能是指某一条河流,这里的“流”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流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朋友别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金貂再领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
帘捲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秋。
刘琨坐啸风清塞,谢朓题诗月满楼。
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南国翠蛾愁。
城分流水郭连山,拂露开怀一解颜。
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
共怜秋隼惊飞至,久想云鸿待侣还。
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
故园千里渺遐情,黄叶萧条白露生。
惊鹊绕枝风满幌,寒钟送晓月当楹。
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
莫怪孔融悲岁序,五侯门馆重娄卿。
贤人嘉尚同,今制古遗风。
寄我襟怀里,辞君掌握中。
金声劳振远,玉柄借谈空。
执玩驰心处,迢迢巴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