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四首(其三)

封豕长蛇捲地来,烟尘弥望雨花台。

知兵文远纡方略,误国深源愧霸才。

上将求援空射塔,下游传警尚衔杯。

裹粮坐甲翻成忌,辜负雄心死未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曹俊所作,通过“封豕长蛇捲地来”这一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侵略者比作凶猛的野兽,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残酷与侵略者的肆虐。接着,“烟尘弥望雨花台”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景象,烟尘弥漫,战火连天,雨花台作为背景,更添了几分悲壮与凄凉。

“知兵文远纡方略,误国深源愧霸才。”这两句表达了对军事策略与国家治理的深刻反思。一方面赞扬了文远的军事才能和策略,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对因错误决策导致国家危机的遗憾与自责。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忧虑。

“上将求援空射塔,下游传警尚衔杯。”这两句描绘了战争中的荒谬与无奈。上将寻求援助却徒劳无功,只能空发信号;而下游的人们在警报传来时,还在饮酒作乐,不以为意。这种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战争中人性的冷漠与社会的混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最后,“裹粮坐甲翻成忌,辜负雄心死未灰。”这两句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哀悼与对和平的渴望。裹粮坐甲,本是备战的准备,却反而成为忌讳,暗示了战争的无意义与残酷。而“辜负雄心死未灰”,则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敬仰与惋惜,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1)

曹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事四首(其四)

全师仓猝偃旌旄,万马东奔捲怒涛。

鹅鹳迷烟纷践踏,鱼虾跋浪各逋逃。

大星惨淡沈诸葛,荒谷凄凉缢莫敖。

从此雄关抛锁钥,江头夜夜鬼神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崇川道中口占

世远行路难,无家各奔扰。

此邦不可居,过客呼黄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客邸偶成和宗友石明经韵

客况偏同范叔寒,几多心事上眉端。

歌堪当哭狂何惜,酒果浇愁醉也拚。

朋辈飘零知己少,异乡沦落告人难。

惓怀故国成灰烬,锦绣江山梦里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喜晤王叔渊别驾即送其之沭阳

乱离同失路,异地忽相逢。

执手垂清泪,关心非旧容。

话怜今日短,情苦往时浓。

况又明朝别,愁难载酒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