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果上人游五台(其二)

飘飘孤锡度风沙,南北由来本一家。

参透五台峰顶雪,却归大庾看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他独自一人,手持锡杖,穿越风沙漫漫,
自古以来,无论南北,我们都是一家人。

注释

飘飘:形容轻盈的样子,这里指僧人行动轻快。
孤锡:僧人的锡杖,象征着他的孤独修行。
度:度过,穿越。
风沙:形容环境恶劣。
南北:泛指地域,此处可能暗示佛教的普渡众生。
由来:自古以来。
本一家:本质上是一家,强调人类的团结和共同之处。
参透:深入理解,领悟。
五台峰顶:五台山的山顶,佛教圣地之一。
雪:象征纯洁和智慧。
却归:然后返回。
大庾:地名,在今江西,以梅著名。
看梅花:欣赏梅花,寓意坚韧和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送果上人游五台(其二)》。诗中,诗人以飘零的锡杖象征果上人的行踪不定,形象地描绘了他独自穿越风沙,游历五台山的情景。"南北由来本一家"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大同、人情相通的理念,认为尽管地域有别,但人心相通,如同一家人一般。接着,诗人通过参透五台峰顶的冰雪,寓意果上人精神上的净化和修行的高深,最后以"却归大庾看梅花"收尾,寓意着僧人修行归来后,在大庾岭欣赏梅花,既体现了季节更迭,也寄寓了对果上人清雅脱俗生活的期待。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僧人修行与自然景色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送春

蜀魄声声诉绿阴,谁家门巷落花深。

游丝不系春晖住,愁绝天涯寸草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闻蝉二首(其二)

近交纸薄云翻手,旧梦冠空雪满颠。

却忆画船曾听处,夕阳高柳断桥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闻蝉二首(其一)

翼绡微动自宫商,几曳残声送夕阳。

唤得槐柯芳梦觉,薰风一曲换西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项羽庙

夜半追兵入楚营,鸿门玉碎卯金兴。

江东父老犹羞见,地下如何见范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