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存恤流民三

南阳过渡尽流移,携子携妻那处依。

兴化寺中都住满,俵钱俵米给他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赵侯对流民的救济与关怀。通过“南阳过渡尽流移,携子携妻那处依”两句,诗人形象地展现了流民在战乱或灾荒后,被迫离开家园,携家带口四处流浪的悲惨景象。他们无处可去,无依无靠,生活陷入极度困境。

接着,“兴化寺中都住满,俵钱俵米给他归”则展示了赵侯采取的救济措施。他将流民安置在兴化寺内,并发放钱粮,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拾生活的希望。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官员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和解决,以及通过宗教场所提供庇护和物资援助的社会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歌颂了赵侯这样的官员能够体恤民情、积极作为,为流民提供实际帮助的高尚品德。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状况和人性光辉。

收录诗词(15)

邵君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犒遣过军四

客军过县没公凭,百姓惊移怕起争。

犒物犒钱皆望外,秋毫无犯奔程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置栅关防五

县方忧北又忧南,无寨无城么障拦。

近县路头都置栅,哨鞭直突也应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钉截县江六

县江日日过车船,传是官军或不然。

截断县江教莫入,民舟方始得安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劝谕发粜七

米舟米担尽无来,有米有家户不开。

急把公文行劝粜,贫民生意挽将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