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燕台杂感(其三)

青青柳色弄春晖,花满长安昼掩扉。

答策不堪宜落此,壮游虽美未如归。

故园芳草无来信,横海戈船有是非。

报国空惭书剑在,一时乡思入朝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青青柳色弄春晖”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盎然生机的早春景象,柳树在阳光下摇曳生姿。次句“花满长安昼掩扉”则展现出长安城内繁花似锦,但诗人却因内心思绪而关闭门窗,暗示着他的孤独与落寞。

第三句“答策不堪宜落此”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可能是在感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或是在官场中遭遇挫折。接下来,“壮游虽美未如归”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即使曾经的游历再精彩,也比不上回归故里的渴望。

“故园芳草无来信”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暗示着远方的家乡音讯全无,让诗人感到忧虑。最后一句“报国空惭书剑在,一时乡思入朝饥”揭示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他虽然怀揣着报效国家的愿望,但面对现实的困境,只能空自感慨,甚至因思乡之情而感到饥饿。

整体来看,左宗棠的这首《癸巳燕台杂感(其三)》通过春天的景色和自身的经历,抒发了他对仕途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报国无门的无奈,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十十九岁自题小像(其一)

祇恐微才与世疏,圣明何事耻端居。

河渠贾让原无策,盐铁桓宽空著书。

学道渐知箴快犊,平情敢妄赋枯鱼。

幽间岁月都无累,精舍优游乐有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十十九岁自题小像(其二)

机云同住素心违,堪叹频年事事非。

许靖敢辞推马磨,王章犹在卧牛衣。

命奇似此人何与,我瘦如前君岂肥。

来日连床鸡戒晓,碧湘宫畔雨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陶氏园听彭山人琴

山边亭子花之阴,癯仙开囊调素琴。

洞庭秋老叶初脱,夜壑春深龙一吟。

中有羲皇不尽意,世无夔旷谁知音。

我家湘上水云窟,岁晚鼓棹来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催杨紫卿画梅

柳庄一十二梅树,腊后春前花满枝。

娱我岁寒赖有此,看君墨戏能复奇。

便新寮馆贮琼素,定与院落争妍姿。

大雪湘江归卧晚,幽怀定许山妻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