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谣十首(其二)

惟笔有颖剑有锋,附耳之言何从容?

默而微笑甘可悦,联绵奚啻九疑峰。

我生不作嚅嗫语,率尔出口如扣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以笔喻颖,以剑比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言辞犀利、直截了当的特点。"附耳之言何从容"暗示了说话者在私下交流时的自信与从容,仿佛秘密倾诉般轻声细语。"默而微笑甘可悦"进一步展现出诗人对于智识交流的满足和愉悦,如同欣赏连绵起伏的九疑山峰般心旷神怡。

"我生不作嚅嗫语"表达了诗人不愿含糊其辞,坚持直言不讳的态度,"率尔出口如扣钟"则以撞击钟声的干脆有力,比喻其言语直接,毫不拖泥带水。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鲜明的个性和对言辞艺术的独特见解,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谣十首(其三)

含沙伏蛊其事微,水弩夜夜随行晖。

大人无心坐观鼻,不因鬼物张天机。

要使蜩蛇遗甲蜕,并令鱼兔忘筌蹄。

形式: 古风

杂谣十首(其四)

担囊学道远辞家,白舲黄犊走天涯。

观海奚止九云梦,入山不啻千袤斜。

安能飘飖游八极,奇肱国驭从风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杂谣十首(其五)

群鸡啄黍正朱朱,采莫归来日已晡。

满堂宾客无颜色,不能出户兴嗟吁。

金椎控颐口含珠,髑髅昔是衣冠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杂谣十首(其六)

鱼钩奚取于直针,鸟罗焉用夫一目?

寸筳安可撞洪钟,尺木岂能支夏屋?

我独胡为在荒服,寒蝉不鸣雌鸡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