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风瑟瑟袅馀霞,春色依稀认未差。
天为诗人新破例,众芳消尽尚开花。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金风轻拂,余霞袅袅,一片萧瑟之中,春天的色彩似乎依然隐约可见,让人难以分辨季节的更替。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常规的审美体验。天空仿佛特意为诗人破例,即便百花凋零,庭中的菊花却依然绽放,与盛开的桃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通过“金风”、“馀霞”、“春色”、“天”、“诗人”、“众芳”、“开花”等词语,营造出一幅深秋与初春交错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又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不详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不向三春斗艳阳,翻从九日傲清霜。
料应久厌繁华境,欲伴东篱晚菊香。
图书如蘧庐,吏事累志意。
招邀即逍遥,醉寐自弃置。
荒径惑东西,回环极翠微。
空持征鸟意,长作准绳飞。
修竹仍封雪,交渠已泮冰。
那知四时改,独有醉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