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初庐为观察王公赋

我闻匡庐乃在星渚中,叠嶂层岩几万重。

香炉倒影三梁石,瀑布斜飞五老峰。

白鹿洞前瑶草拾,苍翠明霞隐朝日。

习静偏宜长者车,清幽也是神仙窟。

中有风流王使君,诛茅结胜傍流云。

流云不驻千峰色,閒坐推窗静里分。

凌云紫气三千丈,隆隆直逼西京上。

出山不减入山时,更悬天际真人想。

年来秉宪越台边,文章吏治岂徒然。

五色神羊叱欲走,九苞威凤生联蹁。

登高作赋时挥洒,白雪弥高和弥寡。

爱民自得雨随车,爱士宁尊阳鱎者。

中原多难苦疮痍,不似东南民更疲。

圣主忧深方眷顾,恐君未得遂初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我闻匡庐乃在星渚中”起笔,将庐山置于神秘的星空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通过“叠嶂层岩几万重”、“香炉倒影三梁石”、“瀑布斜飞五老峰”等描绘,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观与自然之美。

“白鹿洞前瑶草拾,苍翠明霞隐朝日”两句,不仅描绘了白鹿洞前的瑶草与晨光中的苍翠景象,还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随后,“习静偏宜长者车,清幽也是神仙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仙人般境界的追求。

“中有风流王使君,诛茅结胜傍流云”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王使君,在庐山之巅建造居所,与云雾为邻,生活充满了诗意与自由。而“流云不驻千峰色,闲坐推窗静里分”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静谧,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凌云紫气三千丈,隆隆直逼西京上”描绘了庐山之上的神秘紫气,仿佛直通天际,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最后,“出山不减入山时,更悬天际真人想”表达了诗人对庐山之行的感慨,即使离开,心中仍留有对庐山的深深怀念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与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道子游闽兼赴其仲兄文学署中

俯仰百年内,聚散成蕉鹿。

功名富贵等浮云,株守蓬门亦碌碌。

君不见李太白在咸阳,朝朝醉卧美人床。

又不见西京太史公,东趋禹穴北崆峒。

人生快意情非一,有酒可饮山可陟。

醉来拔剑起放歌,顿令山岳增颜色。

刘生岁杪理巾车,别我明朝将安之。

见道七闽山水好,担囊东去采仙芝。

丈夫悬弧志四海,何必乡关恋别离。

览胜书奇凭丝笔,倚马万言可立得。

抽思似涌大江涛,庾也清新鲍俊逸。

到时共对梅萼春,苜蓿斋头酒百巡。

挥弦试鼓高山调,风尘落落少知音。

以君意气薄苍灏,何处逢人不倾倒。

一言得意当千金,大醉宁知天地老。

只今世事日已非,如君肮脏古所稀。

小子嘐嘐雅慕古,生平不与世人期。

斗酒逢君醉自足,狂言浪笑露肝腹。

兹行不作别离看,为君翻赋游闽曲。

形式: 古风

结交行

请君一曲琴,弹我结交吟。

古人结交多白头,今人结交多黄金。

黄金多时强意气,自言贵贱从君死。

烹羊设礼咽北堂,鸣钟撞鼓过南里。

南里北堂处处同,誓心曾见指青松。

有时失意黄金尽,白日西沉江水东。

对面轻言托朋友,意海心涛几万重。

桀纣可贤舜可蹠,是非倏变为今昔。

戈鋋忽见笑谭间,不若幽居采薇食。

坐睹张陈反面时,空嗟管鲍徒相识。

人生有酒且须斟,翻云覆雨何纷纷。

若问古今交谊事,请君听我结交吟。

形式: 古风

谢刺史七十一初度

君不见万石君家相济美,齐鲁诸儒无所比。

又不见德公隐鹿门,有子勋名世代存。

刺史悬车三十载,宁教五马家风在。

谢阶玉树倚庭芳,凤毛奋迹胜昭代。

迩来张乐宴洞庭,九转还丹次第成。

盘间千宝蟠桃熟,海涌三山菡萏青。

贱子诗成浮大白,为君群致谪仙客。

朝拜崆峒广成子,暮揖朱明浮丘伯。

形式: 古风

狭客行赠周生

家住淮阳边,门临广陵水。

潮生乘月沉浮槎,暮去朝来空复尔。

有时或度紫霞桥,有时更出长干里。

相逢尽道狭邪游,黄金勒马锦缠头。

挥鞭调笑吴姬醉,荡舸何须问越讴。

少小离家三十载,桑田恐已变沧海。

逢人往事不须谭,唯有乾坤双眼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