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瑞香

甚情幻化,似流酥围暖,酣春娇寐。

不数锦篝烘古篆,沁入屏山沈水。

笑吐丁香,紫绡衬粉,房列还同蒂。

翠球移影,媚人清晓风细。

依约玉骨盈盈,小春暖逗,开到灯宵际。

疑是九华仙梦冷,误落人间游戏。

比雪情多,评梅香浅。三白还堪瑞。

尘缘洗尽,醒来还又葱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情感如幻变,如流动的酥油温暖着春天,沉醉在甜蜜的梦境中。
无需计算有多少篝火照亮古篆,香气渗透进屏风山水之间。
笑声中吐出丁香气息,紫色轻纱映衬着粉色,房间排列如同连理枝。
翠绿的球形影子摇曳,清晨微风中更显妩媚。
隐约可见玉骨般清秀,小春的暖意在灯火阑珊时分绽放。
仿佛误入仙境的冷梦,却落入人间的嬉戏之中。
情感深于白雪,香气淡于梅花,洁白如瑞,寓意吉祥。
洗尽红尘缘分,醒来后依然生机盎然,翠绿如初。

注释

幻化:变化无常。
流酥:比喻流动的液体。
锦篝:精致的笼子,此处指篝火。
古篆:古代的文字。
屏山沈水:形容香气浓郁。
丁香:花名,有香气。
紫绡:紫色薄绸。
房列:房间排列。
翠球:绿色的球形植物。
玉骨:形容女子的肌肤如玉。
小春:春季的初期。
九华仙梦:传说中的仙境之梦。
尘缘:世俗的缘分或尘世的牵绊。
葱翠:青翠繁茂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词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将春日的温暖、花香以及女性的柔美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既虚幻又令人向往的意境。

“甚情幻化,似流酥围暖,酣春娇寐。”开篇即以梦幻般的情感和温暖的春日气息吸引读者,这里的“甚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厚感情,“幻化”则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丽景象。

“不数锦篝烘古篆,沁入屏山沈水。”这里的“锦篝烘古篆”指的是精致的刺绣作品,而“沁入屏山沈水”则描写了这些艺术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如同流水一般深远。

“笑吐丁香,紫绡衬粉,房列还同蒂。”这几句通过对女性笑容、口红以及服饰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温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调的向往。

“翠球移影,媚人清晓风细。”这里的“翠球”可能指的是绿色的珠玉或其他装饰品,而“媚人清晓风细”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早晨景象和女性的魅力。

“依约玉骨盈盈,小春暖逗,开到灯宵际。”这几句继续强化了对美好事物的描写,“依约玉骨”形容女性的柔美,“小春暖逗”则是对春日温暖气息的描绘,而“开到灯宵际”则暗示了一种持续到夜晚的愉悦状态。

“疑是九华仙梦冷,误落人间游戏。”这里诗人似乎在怀疑自己是否正在经历一个仙境般的梦境,或许只是不小心跌入了人间的繁杂世界中。

“比雪情多,评梅香浅。三白还堪瑞。”这几句通过对雪和梅花的比较,以及“三白”(可能指的是三个方面或三个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情感深度和生活态度。

“尘缘洗尽,醒来还又葱翠。”结尾处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界中生机勃勃景象的向往。

收录诗词(4)

刘景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石桥夜半风雨大作

方广即真华藏界,自他不隔一毫端。

庞眉大士常相见,猛雨豪风漫作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咸阳(其二)

玉殿珠楼二世中,楚人一炬逐烟空。

却缘火是秦人火,只与焚书一样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咸阳(其一)

父老壶浆迓义旗,亡秦谁复为秦悲。

不曾被虐曾蒙德,十二金人各泪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惠众院

云迷鸟道岭重重,松竹深藏释子宫。

戎马不曾来尔界,太平元在乱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