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李漕园亭三首(其一)控鳌亭

平生谢宣城,作意澄江练。

不知烟霞间,有此巨鳌抃。

三山没泱漭,几岁舞鳅鳝。

邂逅钓竿手,一掣金背见。

控之朝玉京,飞腾绝星汉。

控之游绛阙,蓬莱压诸彦。

伟我亭中人,风雷有奇变。

何必紫绮裘,日诵黄庭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宣州李漕园亭中的控鳌亭上,诗人想象着与传说中的巨鳌相遇并驾驭其飞翔于天际的奇幻场景。通过“平生谢宣城,作意澄江练”开篇,诗人表达了对宣城美景的向往和对澄澈江面的喜爱。接着,“不知烟霞间,有此巨鳌抃”一句,引入了神话色彩,暗示在云雾缭绕的山川之间,隐藏着非凡的奇迹。

“三山没泱漭,几岁舞鳅鳝”描绘了三山隐没在茫茫烟波之中,岁月里鱼虾在水中嬉戏的景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邂逅钓竿手,一掣金背见”则描述了偶然间遇到一位钓鱼高手,他一拉钓线,便见到了巨鳌的金背,这一情节充满了神秘与惊喜。

接下来,“控之朝玉京,飞腾绝星汉。控之游绛阙,蓬莱压诸彦”展现了诗人对驾驭巨鳌遨游仙境的渴望,想象着它能够带着自己飞越星辰,游历仙宫,甚至让蓬莱仙岛压倒群英,展现出非凡的气魄和想象力。

最后,“伟我亭中人,风雷有奇变。何必紫绮裘,日诵黄庭卷”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亭中人的赞美,认为即使不穿着紫色的锦衣,也不必每日诵读《黄庭经》这样的道家经典,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力量。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仙境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宣州李漕园亭三首(其二)吸川亭

百川缈鲸波,鲸背高突兀。

佳气浮金银,层观可髣髴。

中有万顷陂,馀地纳溟渤。

咫尺三千里,惊湍詟凡骨。

而我理烟艇,遥欲窥其窟。

凭栏俯瀰漫,始觉到崷崒。

涓流信污沱,昼夜徒汩汩。

万钱沃燥吻,何取杯中物。

形式: 古风

宣州李漕园亭三首(其三)守道堂

徂徕不可倚,衡茅迹已陈。

凛凛盖代气,千载日日新。

拭眼登高堂,佳名信可人。

向来子石子,无乃公前身。

作颂拟清庙,未免世俗嗔。

偃蹇百僚底,见有双眉颦。

公今文章伯,笔力重万钧。

庙堂有夔卨,此道公当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史伯鱼读书堂

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

遗址烟焰馀,草木犹辉光。

乃知子史子,揭名意何长。

书册本可好,履践斯为良。

痴绝蠹万卷,未若陶食忘。

苟得是中趣,高可云外翔。

政不守萤雪,汩汩勤朱黄。

譬如沈痾痊,安用千金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代叔父九经堂歌

黄冠物外士,碧眼世中儿。

琅函赤轴富裒蓄,金作蛟龙盘绣栭。

撞钟击钵走聋俗,圣典寂寞令人悲。

我登九经堂,四顾光陆离。

画檐散彩喷朝日,翠幌倒影摇天池。

牙签插架争突兀,若有鬼物森持扶。

使君雅意尊经术,故辟后圃披遗基。

咄嗟土木上星汉,下视仙宫梵宇俱么微。

我愿兹堂遍寰海,共治皆以经为师。

一变人心至齐鲁,再使风俗跻农羲。

却向兹堂命宾友,霜藤象管唱新诗。

东风吹到君王耳,唤取文翁归玉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