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谟公归田赠别

法持三尺弼皇尧,盛德英风满市朝。

千里关山思召伯,十年海内重皋陶。

遨游上界星辰近,出入中天雨露饶。

何用烧灯歌法活,只须洗耳听鸣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他手持三尺法度辅佐伟大的尧帝,高尚的品德和英勇的作风充满朝廷。
怀念千里之外的贤臣召伯,十年来国内再次重视如皋陶般的公正人物。
在上界的遨游仿佛星辰触手可及,出入中天时恩泽如雨露丰饶。
无需点灯歌舞求法以求生存,只需静心聆听那美妙的韶乐。

注释

法持:执掌法律。
弼:辅佐。
皇尧:伟大的尧帝。
盛德:高尚的品德。
英风:英勇的作风。
召伯:古代贤臣。
海内:全国。
重:重视。
皋陶:古代公正的法官。
上界:天空之上。
星辰:星辰。
中天:天空中央。
雨露:恩泽。
烧灯:点灯。
歌法活:歌舞求法。
洗耳:洗耳恭听。
鸣韶:美妙的韶乐。

鉴赏

诗人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法持三尺弼皇尧,盛德英风满市朝"中,“三尺弼”象征着古时帝王的权威和法律,而“皇尧”则是上古圣君的代名,这里借以表达对理想领袖的向往。"盛德"指的是美好的德行,"英风"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其朋友的高尚品格,"满市朝"则描绘了这种美好德行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和赞誉。

接着,“千里关山思召伯,十年海内重皋陶”两句,通过空间的远近和时间的长短来表达对朋友或同僚的深厚思念。"千里关山"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召伯"可能是古代人物,代表了诗人心中的一份怀念;"十年海内"则显示出时间的流逝,而"重皋陶"(“皋”通“高”,这里指的是高贵或高度)表达了一种再次达到或超越的境界。

在“遨游上界星辰近,出入中天雨露饶”中,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宇宙之中,与星辰为邻,与云霄共舞,这种仙境般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精神追求。

最后,“何用烧灯歌法活, 只须洗耳听鸣韶”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直接领悟真理的态度。"烧灯"可能是指佛教或道教中的修行方式,而"歌法"则是指宣扬和实践某种宗教或哲学思想,"洗耳听鸣韶"则象征着一种净化心灵、倾听高尚音乐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君的赞美,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个人修养的向往。

收录诗词(5)

李大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曾上蓬莱第一峰,夕阳留住且从容。

形式: 押[冬]韵

欣欣亭(其一)

门外青山收暮雨,林间归路出行人。

鹧鸪劝我早归去,拟斫钓筒收紫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欣欣亭(其二)

雨露汪洋四海春,岭南岭北多归人。

朝中贤士罕过此,莫惜青钱呼白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曾兄惠然见临笃叙世契示以先哲遗墨稽首敬观因题其后

家传文献六经香,袖有骊珠日月光。

乔木阴阴人已远,祇应故笏是甘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