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晚眺

柳丝丝外天涯路。谩长是、朝朝暮暮。

玉龙哀曲难重度,怨入琵琶拨处。

便斩却、相思万树,争禁得、良宵风雨。

不如依例甘虚负,深锁连环屈戍。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柳丝和天涯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哀婉的画面。"柳丝丝外天涯路",形象地展现了辽阔的远方与缠绵的离愁,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谩长是、朝朝暮暮",表达了对长久分离的无奈和对日复一日的期盼。

"玉龙哀曲难重度",将离别之痛比喻为悲凉的乐曲,难以承受其深度。"怨入琵琶拨处",进一步强化了音乐中的哀怨情绪,仿佛琵琶声中都充满了主人公的幽怨。接下来的"便斩却、相思万树",表达了想要割舍却又无法割舍的相思之情,即使斩断万千相思之树,也无法阻止风雨之夜的思念。

"争禁得、良宵风雨",描绘了恶劣的天气加剧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不如依例甘虚负",他选择默默承受这份空虚和辜负,宁愿独自承受苦涩。最后的"深锁连环屈戍",以连环锁和屈戍的形象,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束缚和无法解脱的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杏花天·晚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徐树铮在清末近现代初的背景下,对离别之苦的独特感受和深深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0)

徐树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六子.登楼

怕登楼,困人天气,啼莺阑外句留。

算如梦如尘柳絮,无花无酒清明,踏青旧游。

新声听彻凉州。夜月半含窗影,朝云早上帘钩。

肯暗传,玉郎共春长好,黛眉妆晓,红牙歌笑,那知一换一番春老,蓦天蓦地閒愁。

谩凝眸,东风不如去休。

形式: 押[尤]韵

生查子.晨起

侍女莫催妆,妆镜尘生缬。

镜楼当远山,望远心先折。

悄地卷重帘,偷骂东风恶。

帘底乱飞花,帘外双胡蝶。

形式:

解连环.闻歌

落红骀荡。看惊波莽莽,暮寒侵帐。

谩记省、鹅酒浮樽,正携手碧阑,月华初上。

懒起吹箫,怕碍著、小红低唱。

问琵琶门巷,可似那时,风景无恙。哀歌自成跌宕。

却微闻笑我,归计辽旷。

谁与唤、桃叶桃根,便轻趁东风,渡口双桨。

燕子飞来,道花雨,一江春涨。

更焚香,卷帘镇日,系舟不放。

形式:

大酺.雨后凭阑

看柳垂烟,山凝黛,又是江城梅落。

茫茫明日事,有古愁如海,乱魂飞越。

对酒当歌,人生朝露,还怕韶华虚设。

天涯多风雨,况倦销英气,易成哀乐。

问身世能禁,几番歌笑,几番愁绝。望中云水阔。

买征棹,轻悔当年别。

便换得,三生石梦,万感琼丝,那堪容易朱颜歇。

及蚤宜归去,听杜宇,声声幽咽。试低唤,双胡蝶。

微波寄语,奈隔沈沈帘幕,祗今向谁细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