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铜鉴歌》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赞美古铜鉴,表达了对古代文明与智慧的崇敬之情。
开篇“轩辕液金作神物”,以“轩辕”指代黄帝,象征着古代文明的起源,将古铜鉴比喻为用黄金铸就的神物,强调其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接着“德合天地明日月”,进一步赞扬古铜鉴蕴含着天地间最伟大的道德力量,如同日月一般照亮人心,寓意其深远的影响和永恒的价值。
“阴阳精气此蕴郁,万八千春岂湮没。”这两句描绘了古铜鉴内蕴含着阴阳调和的精气,即使历经万八千年的岁月,其内在的光芒也不会消逝,象征着古铜鉴的不朽与传承。
“丁甲护持魑魅祓,中圆光外绿云蔚。”这里提到丁甲(道教中的护法神)守护着古铜鉴,清除邪恶,保护其纯洁与神圣。同时,铜鉴的中心圆润而明亮,四周则被绿色的云雾环绕,形象地展现了古铜鉴的庄严与神秘。
“如星重轮丽天阙,四灵五岳卒难核。”将古铜鉴比作星空中的璀璨星辰,其美丽与光辉令人赞叹不已。同时,它也象征着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精髓,难以被完全理解或衡量,暗示古铜鉴蕴含着深奥的宇宙真理。
最后,“汉唐俗制气早夺,其祥应不让屈轶,以烛贤奸洞心骨。”对比汉唐时期的世俗风尚,古铜鉴的神圣与智慧并未被时代所淹没,它如同屈轶草一般,能够洞察人心,区分贤良与奸佞,强调了古铜鉴在辨别真伪、弘扬正义方面的独特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古铜鉴的赞美,不仅展示了乾隆皇帝对古代文明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道德、智慧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