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题为《子陵》,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严光(字子陵)高尚人格与历史影响的深刻赞赏。
首句“竹帛勋名已有人”,开篇即点出历史上不乏功勋卓著之人,他们的事迹被记录在竹简和史册上,留下了不朽的名声。然而,紧接着的“可无能友不能臣”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强调友情之于人格的重要性,指出即便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找到一位知心好友,也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友情超越了权力与地位,是心灵深处的相知与共鸣。
“一丝千古桐江月,多少清风激后尘。”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桐江月,指的是桐庐江上的月亮,以其清冷、高洁而著称,象征着严光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清风”则代表了严光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力,如同清风拂过,不仅触动了当时的人们,也激励了后世无数志士仁人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这两句诗将严光的形象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其个人魅力,又传达了其精神价值对后人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光生平的回顾与赞美,不仅颂扬了他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更强调了友情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深远影响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