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登滕王阁》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韦君德政满洪州,去后无人更讲求”,开篇即以韦君在洪州的德政引出主题,暗含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今的萧条与冷清。韦君的德政虽广为人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其功绩,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帝子骄奢起高阁,到今连岁为增修”,通过描述滕王阁的建造与不断修缮,反映了权力者的奢华与追求永续的欲望。然而,“到今连岁为增修”一句,又透露出这种追求的徒劳与无奈,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终将被遗忘或消逝。
颈联“座中箫鼓来无定,槛外帆樯过不休”,描绘了滕王阁内外的景象。座中箫鼓的不定,象征着人事的变换与不可预测;而槛外帆樯的不停歇,则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短暂。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尾联“惆怅幽怀谁与问,水长山远总关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面对滕王阁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诗人不禁发出疑问:“谁与我分享这份深沉的思绪?”“水长山远总关愁”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综上所述,《登滕王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