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鲁京尹所藏双鹰图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

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

玄云著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无辉。

缡身欲下不肯下,似觉深山狐兔稀。

丹青落手翩欲活,鞴上惊看锦绦脱。

江湖浩荡水烟深,万里阳台渺天末。

时维八月炎暑空,两鹰角立如争雄。

周旋九弦隘八极,此意岂在风尘中。

知公有才非搏击,我意亦欲辞樊笼。

只应共逐鹓鸾去,去上丹山十二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霜风中双鹰翱翔的画面。"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展现了冷冽的秋风吹过空寂树林,带来清冷的气息。"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刻画了双鹰傲视群雄,俯瞰大地的雄姿,将大地比作手掌,形象生动。

接着,诗人描述鹰在云层间徘徊,"玄云著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无辉",渲染出一种沉静而寒冷的氛围。鹰犹豫不决,似乎察觉到山中猎物稀少,"缡身欲下不肯下"。然而,画中的鹰栩栩如生,"丹青落手翩欲活",仿佛跃然纸上。

诗人进一步借鹰的意象表达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周旋九弦隘八极,此意岂在风尘中",寓意着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他赞赏鲁京尹的才情,并表示自己也有脱离束缚的愿望,"知公有才非搏击,我意亦欲辞樊笼"。最后,诗人提出与双鹰一同"共逐鹓鸾去,去上丹山十二重",象征着他们共同追求理想,远离尘世,登高远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赞美了双鹰的英姿,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题陆宽瘦竹卷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

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

耻随桃李斗芳腴,祇共松杉伴幽独。

茅茨可柰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

平生幽赏底须忧,爱此清风不盈掬。

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殢月空迷复。

近从画竹得篆法,坐对凉阴刻寒玉。

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

江左诗翁太瘦生,墨竹篆书皆绝俗。

莫言汝瘦不如渠,好为名家继清躅。

形式: 古风

题画二首(其一)

霜枯古树秋䬃䬃,枝间老猿罢腾踏。

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

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

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

君不见场中有果房有蜜,共趁园林好风日。

丁宁慎勿采桃花,留结山中千岁实。

形式: 古风

题画二首(其二)

元猿倦向青林坐,声断长空碧云破。

林间疏网落蜘蛛,正向连蜷掌中堕。

丝轻臂软如不胜,欲掣未掣还腾腾。

极知物性解人意,应向画图观世情。

由来异类有强弱,幸是相逢不相虐。

犹胜虚堂万缕丝,无数飞虫挂墙角。

形式: 古风

画禽(其一)

高栖野雀低飞燕,长在峰头与溪面。

竹鸡啼彻雨初晴,山脚泥深路如线。

崖根老树回馀青,树间双鹊閒无声。

祇应识得山中乐,无复人间送喜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