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善山院

瓦炉柏子袅残烟,午梦醒时一畅然。

不悟功名负终老,荒山饥走又三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朝许安仁所作的《题善山院》,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僧人午梦初醒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功名与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首句“瓦炉柏子袅残烟”,描绘了禅院中的一幕:瓦制的香炉中,柏木的香气缓缓升起,缭绕成淡淡的烟雾。这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着修行者内心的淡泊与超脱。残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引人深思。

次句“午梦醒时一畅然”,写出了僧人在午睡醒来后,心灵得到了释放与舒展的状态。这里的“畅然”不仅指身体上的轻松,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愉悦与解脱。午梦作为过渡,连接了现实与梦境,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第三句“不悟功名负终老”,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反思与批判。在僧人的视角下,追求功名利禄往往导致人生的遗憾与空虚,最终可能与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背道而驰。这句话揭示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即真正的幸福与满足不应仅仅依赖外在的成功,而应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实现。

最后一句“荒山饥走又三年”,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展现了僧人为了修行而远离尘嚣、忍受艰苦的生活状态。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也反映了僧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理解。三年的时间跨度,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坚持不懈追求精神境界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功名、生活与修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执着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5)

许安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郡守刘巨济重开石门洞

谢公箕颍流,特拟耽幽栖。

蜡屐得洞天,双鹤頫清溪。

拟追玄圃游,对此为阶基。

披榛剪萝茑,宿雾暝欲迷。

方当誇高标,焉能分径蹊。

鬼物谅夺气,幽禽亦惊啼。

卓哉旷世怀,心与境不携。

俯视嚣尘中,荣枯犹稗夷。

孰知东海偏,秦鞭预排驱。

付与破荒手,从此凌丹梯。

形式: 古风

答琅琊问无位真人偈

有一无位人,六臂三头努力嗔。

一擘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马祖不安因缘颂

日面月面,虚空闪电。

虽然截断天下衲僧舌头,分明祇道得一半。

形式: 古风

婆子偷赵州笋因缘颂

虎穴魔宫到者稀,老婆失脚又怀疑。

赵州吃掌无人会,直至如今成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