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哭冯大宗伯四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冯大宗伯的逝世为主题。诗中通过对比贾谊和山涛两位历史人物,来赞颂冯大宗伯的忠诚与贡献。
首联“十年讲幄奉宸聪,献纳先成密勿功”描绘了冯大宗伯在朝廷中长期为君主提供智慧与建议,贡献卓著的形象。这里的“讲幄”指的是帝王的讲学之所,“宸聪”则指皇帝的英明听闻,整体表达了冯大宗伯在君主身边,以其才智深受信任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情景。
颔联“著就新书惟贾傅,传来启事是山公”运用了典故,将冯大宗伯比作贾谊,赞扬他撰写新书,贡献知识与见解;同时,也提到山涛,暗示冯大宗伯在朝廷内外的声誉与影响。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凸显了冯大宗伯的才华与影响力。
颈联“南宫忽坼中台座,东海虚论大国风”描述了冯大宗伯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整个朝廷为之震动,如同东海之风吹拂,带来了对国家风气的深刻反思。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冯大宗伯离世对朝廷乃至国家的影响。
尾联“一疏酸辛遗死谏,何人不信史鱼忠”直接表达了对冯大宗伯忠诚谏言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一疏”指的是冯大宗伯生前最后一次上奏的奏章,虽然充满了悲痛,但其忠诚与谏言的价值不容置疑。最后一句“何人不信史鱼忠”,引用了《左传》中关于“史鱼”的故事,强调了冯大宗伯的忠诚与正直,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与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冯大宗伯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逝世后影响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智慧与道德品质的推崇,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