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十》是一首夏日田园诗,以铁笛声起,描绘了夏夜的清凉与静谧。"铁笛凄清,三弄后、高云欲裂",笛声悠扬,穿透夜空,仿佛要撕裂高高的云层,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篆烟几缕,匡床八尺",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简朴生活,篆烟袅袅,卧于八尺宽的床榻上,更显宁静。
"浴罢芙蕖花底湿,妆残茉莉香中觅",写的是荷花出水后的清新,以及女子在茉莉香气中寻找失落的美好。"对团圞、素月坐长风,松间石",画面转向一轮圆月,诗人独自坐在松林间的石头上,感受着长风吹过,心境悠远。
下半部分,"纨扇扑,萤飞急",纨扇驱赶飞舞的萤火虫,展现出夏夜的生动;"金井断,虫吟逼",金井边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清晰。诗人感叹"中年以后,伤神何益",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最后,"夜永试寻河朔饮,数奇莫去蓝田射",诗人借古人故事表达人生无常之意,"玉绳低、急雨响琮琤,冰弦砉"则以自然景象收尾,形容夜深时分,雨声如玉绳低垂,冰弦弹奏出急促的乐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音乐、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交织,展现了清夜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