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司空挽词三首(其一)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

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馀。

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

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年轻人早早享受荣华富贵,一心专注在研读诗书。
大家遗憾才华展现得太晚,只留下老病缠身的余生。
沉默寡言更能显美德,因为内心谦虚。
最终共同维护和平盛世,人们歌颂元祐初年的繁荣。

注释

少年:年轻的。
富贵:荣华富贵。
一意:一心一意。
诗书:书籍学习。
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
晚:迟。
老病:年老疾病。
寡言:沉默少语。
知:明白。
德胜:品德高尚。
中虚:内心空虚。
卒:最终。
相:相互。
承平:太平。
业:事业。
讴歌:歌颂。
元祐:宋朝的一个时期。
初:开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吕司空而作的挽词之一。诗人以年轻时的吕司空为例,描述他早年即已拥有富贵,但并未因此耽于享乐,而是专注于诗书学习,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诗中提到吕司空晚年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仍然坚持治学,显示出他的坚韧和执着。

"共恨经纶晚"表达了对吕司空未能早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惋惜,"才收老病馀"则描绘了他晚年的境况。接下来,诗人赞扬吕司空寡言少语,却深谙道德之高,这源于他内心的虚怀若谷。最后,诗人寄予厚望,希望吕司空的智慧和才能能在承平时期继续发扬光大,人们会在元祐初年开始歌颂他的业绩。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抒情,展现了吕司空的一生,既赞美了他的学识与品格,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水深不可涉,上有横桥渡。

溪外无居人,磐石平可住。

纵横远山出,隐见云日莫。

下有四老人,对局不回顾。

石泉杂风松,入耳如暴雨。

不闻人世喧,自得山中趣。

何人昔相遇,图画入纨素。

尘埃依古壁,永日奉樽俎。

隐居畏人知,好事竟相误。

我来再三叹,空有飞鸿慕。

逝将从之游,不惜烂樵斧。

形式: 古风

因旧

君不见林上鹊,冬深始营巢,及春巢已成。

又不见梁上燕,春深初作窠,及夏雏已生。

我为一区屋,三年费经营。

纷纷伐梧楸,日厌斤斧声。

老境能几何,何日安馀龄。

一言愧吾儿,事忌与力争。

青杨易三栋,赤榆换双楹。

指顾行即具,构筑役亦轻。

酂侯念子孙,不处高闬闳。

吾今何人斯,此则坐右铭。

形式: 古风

安厚卿枢密母夫人挽词二首(其一)

家起侧微中,身兼富贵终。

慈仁本宜寿,勤约自成风。

大府宁居久,名邦赐沐雄。

共传生子福,仍指读书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戏作家酿二首(其二)

我饮半合耳,晨兴不可无。

千钱买一斗,众口分须臾。

月俸本有助,法许吏未俞。

悯悯坐相视,馋涎落盘盂。

颍潩旧乏水,粳糯贵如珠。

今年利陂堨,碓声喧里闾。

典衣易钟釜,入瓮生醍醐。

欢欣走童孺,左右陈肴蔬。

细酌奉翁媪,馀润沾庖厨。

诘朝日南至,相戒留全壶。

一家有喜色,经冬可无沽。

莫怪杜拾遗,斗水宽忧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