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山抱奇姿,不肯事妩媚。
犹夫尘外士,飘然有仙气。
霜风肃宇宙,林壤去菑翳。
皮毛剥落尽,玉骨乃挺异。
独存岁寒枝,虬髯倚天翠。
我来一事无,兀兀惟坐对。
挟策咏圣涯,援琴奏流水。
方寸如太虚,物类无点缀。
但欠渊明菊,得酒莫与醉。
赖有坡仙竹,无肉可忘味。
老怀藉陶写,俗好非所嗜。
平生爱山癖,每见如久契。
勿云丘垤如,泰华所眇视。
吾心与境融,小大无异致。
行行陟其巅,天地特一指。
忽动九辨悲,清愁飞海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川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开篇“秋山抱奇姿,不肯事妩媚”写出了秋天山峦的雄伟与清冷,它不屑于世间的繁华,只保持着自己的高洁。
接下来,“犹夫尘外士,飘然有仙气”表明诗人感受到了超脱尘俗的逸士之风,带有一种仙气。秋天的霜风肃穆整个宇宙,而林壤间的落叶被风吹得干净,显露出皮毛剥落后的玉骨般坚挺,这些意象都在强调自然界的纯粹和高洁。
“独存岁寒枝,虬髯倚天翠”中的“独存岁寒枝”描绘了冬日里依然屹立的树枝,而“虬髯倚天翠”则是形容树木在蓝天下的姿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不畏严寒的感觉。
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样宁静而深邃,“我来一事无,兀兀惟坐对”表达了他与世隔绝,只愿意安坐观察。接着,“挟策咏圣涯,援琴奏流水”则是诗人在山中以琴声伴随着自然之韵,寻求心灵的寄托。
“方寸如太虚,物类无点缀”写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纯净,没有世间杂念的纠缠。然而,“但欠渊明菊,得酒莫与醉”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即使有了美酒也不愿意沉迷其中。
“赖有坡仙竹,无肉可忘味”中的“坡仙竹”可能是指诗人所在之地的特产,是他内心世界中的一种寄托。最后,“老怀藉陶写,俗好非所嗜”则表明诗人的高洁情操,对世俗的喜好并不感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愿望。
不详
屋隅一握地,岁久寖芜秽。
兹晨命仆夫,疏剔净无翳。
洞目增秋明,弥襟挹凉气。
春葩已辞荣,柯叶犹蔽芾。
晚芳粲黄金,新篁间幽桂。
欲幻小池亭,西风几凄厉。
只今欠一死,肯作百年计。
凉飙剪菑翳,万山缩鳞甲。
水镜滓不留,千尺见毛发。
凄风日以高,物华寖脧削。
机杼轧晨霜,砧杵捣寒月。
孤暌不成寐,耿耿至明发。
何处一声秋,停云吹欲裂。
往事挽不回,新愁推不去。
秋叶既辞柯,滋荣春复吐。
榆年逝如流,颜色宁反古。
展书圣贤对,援琴儿女语。
抚时耿予怀,聊以释百虑。
馀生欲何为,将随草木腐。
衰质蒲柳如,日夕就枯槁。
往梦桃李春,其能几日好。
志业亦无成,飘零逐衰草。
浮荣岂足怀,妄念犹风扫。
陈言亦刊落,损学而促道。
誓当与世违,山林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