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名为《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索余次韵(其五)》。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首句“心事空牢落”,诗人直抒胸臆,道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身名盍罢休”一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追求身外之名,实则徒增烦恼,不如放下,寻求内心的宁静。
“得闲羞强聒,避谤巧淹留。”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现实的态度。在闲暇之时,他不愿多言,避免不必要的争执;面对诽谤,他巧妙地避开,选择沉默以对。这种处世哲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和自我保护的智慧。
“老矣嗟如此,谁欤问以不。”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自己已至暮年,不禁生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然而,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又有谁能给出答案呢?这句诗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迷茫和对未知的恐惧。
最后,“傥容亲杖履,不拟向丹丘。”诗人假设有一天能够自由自在地行走于山林之间,他并不打算去往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丹丘。这或许意味着,对于诗人来说,真正的归宿并非外界的仙境,而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