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四)入中峰寺

登山冲碎铁山云,铁笛飞声下界闻。

十数衲衣山趾立,语言犹是羲皇民。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登山景象,以及与古代文明相接的僧侣形象,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的壮美。

首句“登山冲碎铁山云”,以“登山”为引子,通过“冲碎铁山云”的动态描绘,展现出登山者的勇猛和决心,同时也隐喻了攀登知识或精神高峰的艰难与挑战。这里的“铁山云”不仅指自然界的云雾,也象征着重重困难和障碍,登山者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二句“铁笛飞声下界闻”,进一步渲染了登山者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铁笛之声,既可理解为登山者自身发出的声音,也可能是指某种超凡脱俗的音乐或信号,它穿越云层,传遍人间,象征着智慧或精神力量的传播,能够触及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不仅表现了登山者的非凡能力,也暗示了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对周围世界的深远影响。

接下来,“十数衲衣山趾立”,描绘了一群僧侣站在山脚的形象。这里的“衲衣”指的是僧侣的传统服装,象征着他们的修行生活和对佛教教义的遵循。他们“山趾立”则表明了他们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山岳之神的敬畏。同时,这也暗示了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坚定站立,如同山岳一般稳固。

最后一句“语言犹是羲皇民”,将僧侣们的言语与远古时代(羲皇时代)的民众相联系,表达了他们思想的深邃和与古老智慧的连接。这句话不仅赞扬了僧侣们言谈中的智慧和深度,也暗示了他们通过佛法传递的知识和道德观念,能够跨越时空,与人类历史上的先贤对话,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登山者的勇气与智慧,僧侣们的修行与精神追求,以及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五)憩松蓬庵

老松倔彊柯枝疏,疑是首阳饥丈夫。

干挠不妨根挺直,紫云长护一身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六)登中峰岭

铁峰直直插玄霄,缭绕烟云峰趾遥。

踏上峰头发长啸,多君疑我又嫖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七)望辽海

山从西北尽东江,阿骨打曾起虏邦。

圣祖除凶报千古,到今穷发乞来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八)望喜峰口

契丹僭拟幽都宫,衅始平滦关隘空。

觞滥元胡牙齿毒,九州骸骨血腥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