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子书

九垓之内,人同蛾多。不自僇力,资生则那。

东邻歌钟,北寺击鼓。严霜入门,响亦凄楚。

人以为欢,我以为苦。欲贻子金,我不为盗。

宦而巧取,较盗尤暴。凿楹有蠹,穿径有萤。

益人神知,照我汗青。疗贫之术,不出户庭。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戒子书》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人性、社会现象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思考。

首句“九垓之内,人同蛾多”以“蛾”喻人,形象地描绘了人类在广阔的天地间如同飞蛾般众多,暗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接着“不自僇力,资生则那”指出人们往往不自我努力,而是依赖他人的成果生活,暗含了对社会依赖性的批判。

“东邻歌钟,北寺击鼓”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东邻的欢乐与北寺的庄严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人生苦乐的不同感受。“严霜入门,响亦凄楚”进一步渲染了生活的艰辛与悲凉,即使在看似欢乐的环境中,也隐藏着内心的痛苦。

“人以为欢,我以为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人们追求的快乐可能正是自己所认为的痛苦。这种反差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欲贻子金,我不为盗”展现了诗人对道德的坚守,即使面对诱惑,也不愿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宦而巧取,较盗尤暴”批评了那些在官场上投机取巧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比盗贼更为残暴,揭示了社会腐败的根源。

“凿楹有蠹,穿径有萤”运用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人心中的贪婪和欲望,如蛀虫侵蚀木头,萤火虫穿行于小径,比喻这些内在的负面力量对个人精神世界的破坏。

“益人神知,照我汗青”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历史的见证。

最后,“疗贫之术,不出户庭”指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并不需要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强调了个人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戒子书》不仅是一封对子女的教诲信,更是诗人对社会现象、人性本质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假亲王

狂贼昔猖獗,诸藩皆炭涂。

幸免有几人,亡命窜天隅!

如何妄男子,乃有非分图。

诏狱酷锻鍊,一死伏其辜!

或云福世子,国破民间逋。

南都新立帝,匍匐趋乘舆。

徼幸思袭国,冒昧还遭诛!

不闻隽不疑,叱收黄犊车?

满朝尽通经,世子来何愚!

形式: 古风

假后

福国昔破散,骨肉如飘蓬。

诸王更衣遁,妃主不得从。

如何妄妇人,御史扈还宫!

叩阍不见容,榜掠词已穷。

愿归掖庭死,得一识重瞳!

或云世子妇,流落里妇同。

闻王即帝位,自谓匹圣躬。

庶几邢夫人,御环得相逢。

不知今上谁,空死囹圄中!

形式: 古风

假太子

昔闻燕京亡,诸王已陷贼。

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

如何妄小儿,憔悴来河北。

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

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

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

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

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

与上同被擒,并侍贤王侧。

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

形式: 古风

二忠诗(其一)史相国可法

史公将略本非长,半壁南朝一死偿!

庭议祗知除异己,庙谋宁复顾危疆。

上江斗罢扬州破,北府屯空建业亡。

二竖至今还兔脱,槛车独见送君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