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上海北城上丹凤楼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壮美。首句“咫尺风尘亦胜游”点明了即使在繁忙的城市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与乐趣。接着,“万家城郭暮烟浮”描绘了傍晚时分城市中万家灯火与轻烟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潮声夜撼黄龙浦,海色天高丹凤楼”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展现了夜晚海浪拍打黄龙浦的动态美以及远处丹凤楼在高空中映照出的海色与天空的广阔,体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
“孤树乍明含落日,长云忽断见清秋”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一株独立的树木与天边的云彩相互映衬的场景,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最后,“苍茫势尽凭阑外,彷佛青霞是十洲”两句,诗人站在栏杆之外,眺望远方,感受到的是无尽的苍茫与辽阔,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表达了对大自然无限美好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城市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