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叔嗣的《叙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生长夷门郭,往来萃野路。”描绘了诗人的成长环境和日常行踪,生长在偏远之地,常在野外行走,生活简朴而自由。
接着,“家贫无良谋,躬耕有远慕。”点出家境贫寒,没有好的谋生之策,却心怀远方的向往,虽生活艰苦,但内心充满追求。
“始穷百王略,遂觉生民故。”诗人开始探索古代帝王的治国策略,逐渐理解到百姓生活的艰辛,流露出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曰余本空疏,当年恣高步。”诗人自谦自己学识浅薄,年轻时曾放纵追求高远的目标,暗示了年少轻狂的经历。
“庆彼鸣鹤期,忝此飞龙顾。”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敬仰,希望自己能像鹤一样鸣叫,得到贤者的垂青,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才能的谦虚评价。
“亦知敝帚材,早享千金误。”诗人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如同破旧扫帚,却过早地享受了千金之财,可能是指某种错误的机遇或选择。
最后,“日月不我留,抚心惭往素。”感叹时光流逝,无法停留,回顾过去,心中满是愧疚和反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过往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