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杂诗十首(其六)

文物如邹鲁,斯言信不虚。

科名唐进士,道学宋元儒。

祠宇依山曲,遗书布海隅。

风流今孰继,林子亦其徒。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临漳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学术传承。首句“文物如邹鲁”,以邹鲁两地的历史文化盛名,比喻临漳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强调其文化价值之高。接着,“斯言信不虚”一句,直接点明了前句的真理性,增强了对临漳文化地位的肯定。

“科名唐进士,道学宋元儒”两句,通过对比唐代的科举制度与宋代至元代的儒家思想,展现了临漳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术成就的辉煌。唐代的科举为选拔人才提供了平台,而宋代至元代的道学则进一步丰富了学术内涵,体现了临漳地区在学术发展上的连续性和深度。

“祠宇依山曲,遗书布海隅”描绘了临漳地区的文化景观与知识传播。祠宇的设置不仅是为了纪念先贤,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遗书布海隅”的描述,则形象地展示了临漳地区作为知识中心,其学术成果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最后,“风流今孰继,林子亦其徒”表达了对当前学术风气的思考与期待。其中,“风流”一词既指古代学者的风采,也暗含对当代学者能继承前人之风,继续发扬光大临漳地区学术传统的期许。“林子亦其徒”则暗示了诗人自己或与诗人相似的学者,是这一学术传统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临漳地区文化历史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学术传承的思考与展望,展现了作者对地方文化深厚情感和对学术精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临漳杂诗十首(其七)

是处方言别,漳南觉更强。

儿童皆唤囝,男女总称郎。

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

人人牙齿紫,尽为嚼槟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临漳杂诗十首(其八)

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

水晶凝石髓,月彩耀珠胎。

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

最怜沙上草,颜色在根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临漳杂诗十首(其九)

试上南楼望,羁愁觉易消。

雨溪遥合港,大海暗通潮。

白露垂青野,丹霞映碧霄。

梦神曾献吉,日莫不堪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临漳杂诗十首(其十)

郡署经年久,吾来为一新。

重门森画戟,别驾俨朱轮。

榕叶轩阴晚,梅花阁气春。

祗怜去国远,为政愧能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