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梦二首(其一)

昔梦游阊阖,谒帝明光宫。

天衣冯玉几,顾笑回春风。

眷言苦行役,赐酒盈金钟。

飶芬满襟袖,色莹玻瓈空。

吸之不能半,已觉衰颜红。

洗爵再拜谢,幸免倾侧容。

小臣升斗器,既醉心怦忡。

沈湎岂不愉,无乃灾微躬。

大福谅不再,君恩既有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纪梦二首》之一,通过梦境描绘了诗人与帝王的会面场景,以及在梦中获得的赐酒与恩宠。诗中的“阊阖”、“明光宫”等词语,象征着皇宫的庄严与神圣,而“天衣”、“玉几”则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华美与神秘。

首句“昔梦游阊阖,谒帝明光宫”,开篇即以梦境引入,诗人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皇宫之中,向皇帝行礼。接下来,“天衣冯玉几,顾笑回春风”,描述了皇帝的仪态与风度,衣饰华丽,笑容可亲,如同春风拂面,给人以温暖与舒适的感觉。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帝王形象的深刻印象和崇敬之情。

接着,“眷言苦行役,赐酒盈金钟”,表达了诗人因长期劳碌奔波而渴望得到帝王的关怀与慰藉。皇帝不仅赐予了醇厚的美酒,还让酒杯溢满,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诗人通过“飶芬满襟袖,色莹玻瓈空”这一细节,强调了美酒的香气与色泽之美,以及它带给诗人的愉悦感受。

“吸之不能半,已觉衰颜红”,描述了诗人品尝美酒后的反应。虽然只饮了一半,但已经感到面色红润,似乎焕发了生机。这不仅体现了美酒的醇香与功效,也暗示了帝王恩泽对诗人的正面影响。

“洗爵再拜谢,幸免倾侧容”,诗人将酒杯洗净,再次拜谢,表示对帝王恩赐的感激,并希望避免因过度饮酒而失态。这一行为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知之明。

“小臣升斗器,既醉心怦忡”,诗人自谦为微不足道的小臣,即使在醉酒之后,心中仍保持着警惕与敬畏。这反映了他对权力与地位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

“沈湎岂不愉,无乃灾微躬”,诗人提出疑问,沉溺于酒色是否能带来快乐,但又担心这可能导致自身的灾祸。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责任的重视。

最后,“大福谅不再,君恩既有终”,诗人意识到巨大的幸福与恩宠不会永远持续,帝王的恩赐终有结束之时。这不仅是对梦境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保持对未来的警醒。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帝王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梦境中获得的恩赐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权力、恩宠、道德与责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纪梦二首(其二)

梦从化人游,虞我以奇巧。

平地疏清渠,中有萍与藻。

游鱼三五头,淫裔何鲜姣。

良无波涛惊,似有云气绕。

临流羡且观,不知床月皎。

记念在恍忽,踌蹰至天晓。

梦中幻已灭,寤言复何道。

形式: 古风

将进酒

君不见洛阳城东桃李花,暮时红雨早时霞。

又不见瑶台素月飞银阙,三五蟾光四五缺。

人生行乐不须愁,富贵豪华电露流。

昔时鼎盛五侯里,今时零落成荒丘。

长安贵人眼中数,规名规利何太苦。

日中走马平津第,绛尘拂衣汗成雨。

白衣苍狗在须臾,雷公駍鍧震下土。

扬雄寂寞默守玄,贾谊太息将安补。

青玉案,紫霞杯,与君沽酒临高台。

烹龙炰凤白日暮,清歌妙舞香风来。

朝不从骐骥游,暮不从黄鹄栖。

浮名碌碌果何有,天地于我如醯鸡。

茫茫吹万同一吷,曾史桀蹠皆电灭。

君今少壮复不饮,坐使红颜镜中歇。

红颜销歇奈尔何,华发萧萧日以多。

直须枕藉杯中酒,莫问浮沉海上波。

形式: 乐府曲辞

巫山高

巫山高高不可极,十二芙蓉入天碧。

楚王馆前暮雨飞,流烟凝翠湿仙衣。

兰词半吐卷衣去,渺渺行云不知处。

日高枕上听猿声,惆怅高唐梦不成。

形式: 乐府曲辞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萧关道。

玉井苍苔岁月深,门前细路生春草。

春草如烟秋月缺,路远魂飞不可越。

祗听关山笛里声,登楼旷望肝肠绝。

东来有鸟正西飞,愿寄一书到海涯。

鸟辞天长去不反,藏书怀袖衣带缓。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