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

城市岂堪闻,潇湘寄耳根。

此君如有语,静者在高轩。

灵玉自成韵,清风不是諠。

心通正如洗,明月满秋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听竹》描绘了城市喧嚣中的听竹感受。首句“城市岂堪闻”表达了对都市嘈杂环境的厌倦,诗人选择在潇湘之地寻找宁静,让竹声成为耳朵的慰藉。“此君如有语”以拟人手法,将竹子赋予了生机和情感,仿佛在与静听者低语。接下来,“静者在高轩”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高雅境界的追求。

“灵玉自成韵”运用比喻,将竹声比作灵动的美玉,自然流畅,富有韵律。而“清风不是諠”则进一步强调竹声的清幽,不同于世俗的喧哗。“心通正如洗”表达了听竹后心灵得到净化,如同洗涤过一般清明。“明月满秋园”以明亮的月光和秋日的宁静园景为背景,烘托出听竹带来的深远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听竹这一日常小事,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展现了沈周深沉而淡泊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可菊

东篱不可桃与李,只可秋来有菊枝。

要我将诗收烂漫,劝君浇酒放淋漓。

平生金玉期成汝,满把芳香欲寄谁。

九日簪华白头上,风流何减少年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爱鹤

平生结好惟鸥鸟,彼此能閒两不猜。

白日一沙秋梦稳,碧江千里雪痕开。

凭谁作色因高举,信我忘机复下来。

人欲相寻旧盟处,钓竿新水夕阳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梦鹤

听鹤仙人骑鹤去,后人思鹤已冥冥。

九皋音响尚在梦,百世子孙还姓丁。

露枕触心秋欲警,月轩滋泪夜初醒。

周公谁谓吾不复,瘦影依稀风满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听玉

竹谓青琅玕,其体本虚静。

风来假之鸣,因声乃生听。

琮琤复琳琅,环佩满三径。

冥心斋中士,声耳两相竞。

缘声知风端,缘风知竹病。

要知竹有音,不待风命令。

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