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台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世间万物无定所,我只求内心安宁。
世俗劳苦化为白骨,静心照见内在世界。
破旧的磬声在风中摇曳,孤独的灯火在雪后更显清冷。
要提防孩童的顽皮,他们可能会投掷瓦片打破这份宁静。

注释

三界:世间万物。
无所住:无定所。
一台:内心。
聊自宁:求得安宁。
尘劳:世俗劳苦。
白骨:象征生命的消逝。
寂照:静心照见。
黄庭:内在的精神世界。
残磬:破旧的磬。
袅:摇曳。
孤灯:孤独的灯火。
雪后青:雪后的清冷之色。
须防:必须提防。
童子戏:孩童的顽皮游戏。
投瓦:投掷瓦片。
清泠:清净、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观台》。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出世离俗思想和高远志趣的诗句。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世间纷争、尘世烦恼已经看破,心中只有超然物外的一座虚空台观,可以让自己得到片刻的安宁。

"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 这里写的是将尘世的辛劳和烦恼都交给了白骨,即死亡,将心灵的光芒寄托在道家的黄庭之上,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处的情景,残磬即残余的磬石,用来比喻诗人在尘世中的孤独与坚守;而“孤灯雪后青”则是形容夜深人静之时,那盏孤灯依旧坚持着光明,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这两句警示诗人要时刻提防外界的干扰和世俗的诱惑,如同儿童的玩耍不可小觑一样,任何轻率的行动都可能打破内心的平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与超脱、尘劳与清净等主题,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宁静的心境。它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丰富表达。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游中峰杯泉

石眼杯泉举世无,要知杯渡是凡夫。

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赠善相程杰

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搢绅。

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

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

奇逸多闻老敬通,何人慷慨解怜翁。

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

闻道赋诗临北固,未应举扇向西风。

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和并答杨次公(其二)

毗卢海上妙高峰,二老遥知说此翁。

聊复舣舟寻紫翠,不妨持节散陈红。

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

唱我三人无谱曲,冯夷亦合舞幽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