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汤农部鹏三章(其三)

足刖岂伤璞,相者自神眊。

以予区区诚,舌敝未酬告。

万鳞接崇阀,容趾无寸奥。

明月作龙饵,去且海东蹈。

所悲新相知,如磁以针好。

百引偶合气,一瞬忽离貌。

今日迹所依,明日梦或到。

人生几握手,元鬓变颓髦。

君梦倘余觅,排浪向烟峤。

乱茑络松盖,下有白猿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答汤农部鹏三章》的第三章。全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足刖岂伤璞,相者自神眊”以“刖足”(砍脚)比喻失去朋友之痛,但真正的“璞”(未经雕琢的美玉)不会因此受损,暗示真正的友谊不会因外在的困难而破裂。接着,“以予区区诚,舌敝未酬告”表达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即使口干舌燥也未能完全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万鳞接崇阀,容趾无寸奥”运用了“鳞次栉比”的形象,比喻众多事物紧密相连,却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暗含对社会复杂性的感慨。“明月作龙饵,去且海东蹈”则以明月吸引龙鱼为喻,象征着追求理想与远方的决心。

“所悲新相知,如磁以针好。百引偶合气,一瞬忽离貌”描绘了新交朋友之间的微妙关系,如同磁石与针的相互吸引与瞬间分离,表达了对友情变化无常的忧虑。

“今日迹所依,明日梦或到。人生几握手,元鬓变颓髦”感叹时间的无情,从今天到明天,从青丝到白发,人生短暂,相聚不易。最后,“君梦倘余觅,排浪向烟峤。乱茑络松盖,下有白猿啸”以梦境为寄托,希望友人能寻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海,抵达那片被松树覆盖、白猿长啸的宁静之地,寓意对友情的永恒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时间、理想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赠作五章益阳汤鹏海秋(其一)

海壖有一士,其貌窘且单。

衣无氍毹温,柈无五味餐。

兀然发长啸,心苦涕泪繁。

岂不惜涕泪,其如吾道艰。

凤凰矜五色,下笑燕雀顽。

燕雀长饱煖,凤凰常饥寒。

食荼日如荠,颠倒无穷年。

巫咸兮巫咸,何时下人间?

形式: 古风

赠作五章益阳汤鹏海秋(其二)

谓天不汝怜,谓神不汝好。

我思冥漠中,此理长皦皦。

东园有桃李,红白相窈窕。

西园有松柏,郁郁傍丛筱。

松柏语桃李,慎莫厌我为。

岁寒守端正,君子所依归。

贫贱自有是,富贵自有非。

是非勿重陈,重陈心苦悲。

形式: 古风

赠作五章益阳汤鹏海秋(其三)

我怀山阳子,其人贤已老。

炯炯抱奇文,汲汲存古道。

誉汝于我前,璠玙以为宝。

本无泾与渭,焉得不式好?

有酒在我樽,有鱼在荇藻。

烹鱼不厌鲜,饮酒常苦少。

凯风自南来,吹我情缥缈。

嬉酣委大化,万事何足讨?

形式: 古风

赠作五章益阳汤鹏海秋(其四)

拔剑一峥嵘,其气凌青天。

穷愁鞭苦心,乃得千万年。

颜氏寄箪瓢,乐道以终焉。

马迁亦发愤,文采高腾骞。

证昔理在握,眩今情遂迁。

哀哀腥腐中,谁能辨愚贤?

小人逐其末,君子志其全。

生当励吾事,死当寿山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