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红叶二句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形式: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红叶为载体,巧妙地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曾闻叶上题红怨",开篇即以“曾闻”二字引出一种传说或传闻,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红叶之上承载着深深的哀怨,这种设定立刻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人不禁好奇这背后隐藏的是何种情感。接着,“叶上题诗寄阿谁?”则将问题直接抛给读者,红叶上的诗句是写给谁的?这样的疑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悬念,也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两句话,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故事性的场景,红叶作为媒介,传递着无法言说的情感,引发人们对爱情、离别、思念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在唐代,题红叶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常常与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相关联,但于佑的这首诗却赋予了这一传统题材以新的解读,使得情感更为内敛而深沉,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

于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于佑题诗后又作诗

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

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婚宴席上索笔为诗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形式: 七言绝句

观梦龟草书

欲尽金钟数斗馀,从容攘臂立踟蹰。

先教侍者浓磨墨,不揖傍人欻便书。

画状倒松横洞壑,点粗飞石落空虚。

兴来乱抹亦成字,祇恐张颠颠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见人衣鲜华作诗

昂藏骑马出朱门,服色鲜华不可论。

尽是杀人方始得,一丝丝上有冤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