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晚至鹤林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禅境。首句“问讯山人指白云”,以访客向山中隐者询问路径的方式,拉开了画面,暗示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探求。
“数声烟磬隔溪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通过远处传来的轻轻的木鱼声,传递出山林寺庙的修行氛围。接着,“竹房灯静知僧梵”,写竹林中的僧房内灯火微暗,只有诵经声回荡,体现了僧人的虔诚和寂静的生活。
“松院苔深见鹤群”描绘了松树环绕的庭院里,青苔覆盖,偶有鹤群出没,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意象。夜晚,“听法夜深山寂寂”,诗人沉浸在听经的沉思中,感受着山林的静谧和禅意。
尾联“晓钟又逐尘缘散,此地心期孰与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然以及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深深向往。他期待在清晨的钟声中,让心灵得到净化,但这样的境遇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寺庙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具有浓厚的禅宗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