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鹤林寺

问讯山人指白云,数声烟磬隔溪闻。

竹房灯静知僧梵,松院苔深见鹤群。

听法夜深山寂寂,懒吟衣上月纷纷。

晓钟又逐尘缘散,此地心期孰与论。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晚至鹤林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禅境。首句“问讯山人指白云”,以访客向山中隐者询问路径的方式,拉开了画面,暗示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探求。

“数声烟磬隔溪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通过远处传来的轻轻的木鱼声,传递出山林寺庙的修行氛围。接着,“竹房灯静知僧梵”,写竹林中的僧房内灯火微暗,只有诵经声回荡,体现了僧人的虔诚和寂静的生活。

“松院苔深见鹤群”描绘了松树环绕的庭院里,青苔覆盖,偶有鹤群出没,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意象。夜晚,“听法夜深山寂寂”,诗人沉浸在听经的沉思中,感受着山林的静谧和禅意。

尾联“晓钟又逐尘缘散,此地心期孰与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然以及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深深向往。他期待在清晨的钟声中,让心灵得到净化,但这样的境遇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寺庙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具有浓厚的禅宗意境。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送陈生归海上

洞口花飞春欲阑,玉缸携酒送君还。

三年厌见天涯月,千里归寻海上山。

壮志功名看发变,浮云世事与心閒。

要知别后相思意,万壑松涛懒闭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宿云台

一径缘萝到上方,宿云台阁树苍苍。

凭虚目送秋鸿远,向夕窗涵海雨凉。

童子见人能下拜,老僧出定自焚香。

近来性癖耽禅悦,长向空门礼法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古囊山辟友岩和瓢所居士之作因寄黄八粲

何处秋吟觅远公,苍苔古道石林东。

月生双树闻虚籁,香绕诸天见化宫。

万法已超言说外,此身多在别离中。

明朝更写三生偈,去约忘机海上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与刘大会温陵因寄舍弟

相逢斗酒粤江滨,客里襟期有故人。

天上几回今夜月,此生空笑百年身。

且须纵醉清尊倒,漫说忧时白发新。

却忆雁行同赏处,故山回首一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