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垂钓者在夜晚独自归家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首句“罢钓空江水绕矶”,简练地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江边垂钓图,空荡的江面与环绕的水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垂钓者的孤独与沉思。接着,“无鱼偏载月明归”一句,不仅写出了垂钓者虽未收获却依然满载而归的情景,更通过“月明”二字,渲染了夜晚归途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平和。
后两句“东陵已卜宜瓜地,谁向青门问布衣”,则将视角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里借用典故,以“东陵”指代隐居之地,暗示垂钓者可能有着隐逸的心愿或追求。通过“宜瓜地”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选择隐居生活的可能性。最后一句“谁向青门问布衣”,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