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旁连江淮至秋暴雨水发天目漂民庐浸禾稼而苏常大歉小人趋利争运衢婺谷粟顺流而下日夜不止又去冬岁暮多雨连绵至春半未有晴意人情忧闷聊书数语以备采谣者至辞之工拙固所不计也乙卯仲春作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

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畬。

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

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

上天胡不仁,苍生一何辜。

传闻常润间,流殍满路衢。

鄞江祸尤酷,越山复何如。

米乡已无积,山郡岂有馀。

小人急眼前,负贩日夜趋。

只知利一己,岂暇恤里闾。

屈指至秋成,未可保无虞。

尧汤备先具,庶冀收桑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绍熙年间的一场严重的旱灾及其后续影响。诗人通过对比去年的旱灾和今年的春涝,展现了民众生活的困苦。干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农作物受损严重,连近山的木材和田地都无法正常使用。诗人对天灾的无情和小人唯利是图的行为表达了深切的忧虑,担心灾后粮食短缺,人们的生活无以为继。

诗中提到的“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等细节,形象地刻画了灾民生活的艰辛,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的贫苦。诗人引用尧舜时期的典故,表达对政府救灾措施的期待,希望朝廷能预先准备,以度过可能的歉收。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古代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早朝

攲眠侧耳数寒更,欲起未起心不平。

何似山间浑睡足,卧看红日上窗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曳杖

曳杖度林樾,晴光破衰颜。

好鸟忽相鸣,觉我身世閒。

身世谁自觉,此妙吾独观。

正以静得之,乐哉天地宽。

形式: 古风

有感

巍峨厦屋起千间,更作朝廷第一官。

几个得归仍得老,可怜一世不曾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有感

少年如晓行,志意多閒佚。

老如夜还家,行李自迫怵。

向来轻寸阴,此去惜馀日。

已往不可追,未来嗟莫失。

昔人秉烛游,不为杯中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