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靖康遗事

杜鹃啼老洛城东,烽火郊畿纵犬戎。

庙略合收淝水捷,虏盟谁定渭桥功。

铜驼故陌迷芳草,黄屋惊尘卷朔风。

一自鼎湖龙去后,小臣何地泣遗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甘瑾的《读靖康遗事》以杜鹃啼叫开篇,描绘了洛城东部的凄凉景象,暗示了战乱的氛围。诗人借“烽火郊畿纵犬戎”一句,表达了对金兵入侵、边疆不宁的忧虑,将敌人比作放纵的野犬,形象生动。

接下来,诗人通过“庙略合收淝水捷”暗指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希望朝廷能借鉴先贤的智谋,取得胜利。然而,“虏盟谁定渭桥功”又揭示了靖康之耻中未能稳固边防的遗憾,渭桥的盟约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铜驼故陌迷芳草”描绘了战后的荒芜与衰败,连曾经繁华的都城也只剩下铜驼孤独地矗立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而“黄屋惊尘卷朔风”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室仓皇出逃的场景,尘土飞扬,北风凛冽。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自从北宋末代皇帝徽宗在鼎湖宫(即太液池)离世后,国家衰落,自己作为微小臣子,无处可去,只能对着遗失的宝弓,悲泣国家的衰亡。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表达了对靖康之变的痛心与反思。

收录诗词(38)

甘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有感二首(其一)

二龙怅望杳东游,弓剑苍茫满地愁。

青草空遗双冢月,彩云已散六宫秋。

长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风壮士羞。

楚汉兴亡俱一梦,当时何用割鸿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读史有感二首(其二)

汴流西绕汉时宫,陵树萧萧易朔风。

金碗不冰银雁去,铜仙无露玉盘空。

御沟流水人间碧,禁苑蟠桃海上红。

却忆晋家南渡客,清谈不记误和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读文丞相传

万里胡天泣楚冠,南云归计路漫漫。

尚图一旅兴王易,不念孤儿立国难。

楼橹海门西日暗,剑歌江介朔风寒。

九原负痛遗编在,朔雪残灯掩泪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余忠宣公请援兵书卷后

大将分符自朔庭,出师江汉肃南征。

贺兰不救睢阳厄,无忌难收邺下兵。

唇齿百年谁复恤,简书千里漫多情。

西风一剑英雄泪,已逐寒江日夜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