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

鹧鸪鹧鸪生炎方,有耳未尝闻北翔。

鹧鸪鹧鸪何形色,北人见之应不识。

前朝鼓吹名鹧鸪,上稽下考不见书。

而今歌舞闻见熟,试为后生陈厥初。

东京有台高百尺,北望惊吁半天赤。

塞垣关楗夜不扃,河南河北无坚壁。

鹧鸪飞入酸枣门,青衣行酒都民泣。

长淮东注连海潮,终南山气参青霄。

大田多稼际沙漠,幽州宫阙何嶕峣。

金天洪覆需云润,内自封畿外方镇。

霜叶烟花秋复春,妙选细腰踏绣茵。

优丝伶竹弹吹阕,主人起舞娱嘉宾。

玉带右佩朱丝绳,牌如方响县金银。

低头俯身卷左膝,通袖臂摇前拜毕。

露台画鼓灵鼍鸣,长管如臂喷宫声。

初如秋天横一鹗,次如沙汀雁将落。

红袖分行齐拍手,婆娑又似风中柳。

鹧鸪有节四换头,每一换时常少休。

次四本是契丹体,前襟倏闪靴尖踢。

或如趋进或如却,或如酬酢或如揖。

或如掠鬓把镜看,或如逐兽张弓射。

蹁跹蹩?更多端,染翰未必形容殚。

主人再拜欢声沸,酌酒劝宾宾尽醉。

僚属对起相后先,襟裾凌乱争回旋。

鹧鸪为乐犹古乐,大定明昌事如昨。

风时雨若屡丰年,五十年来人亦乐。

勿言郑卫乱雅歌,人乐岁丰如乐何。

朱门兵卫森弥望,门外闻之若天上。

隗台梁苑烟尘昏,百年人事车轮翻。

倡家蝇营教小妓,态度纤妍浑变异。

吹笛击鼓阛阓中,千百聚观杂壮稚。

昔时华屋罄浓欢,今日乐堋为贱艺。

白头遗士偶来看,不觉伤心涕沾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鹧鸪》是一首描绘历史变迁与社会风俗的诗。诗人以鹧鸪鸟作为引子,通过其南飞的形象,暗示了北方的战乱与动荡。他提到“前朝鼓吹名鹧鸪”,暗指历史上的某种音乐形式,如今已不再被重视,取而代之的是歌舞娱乐。诗中通过东京高楼、塞垣夜警和幽州宫阙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末年的景象,以及大定、明昌年间相对的安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包括音乐、舞蹈和饮酒,以及官僚贵族们的奢华生活。然而,他并未忽视底层人民的生活,提到了酸枣门的贫民和倡家妓女的境遇变化,反映出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世事沧桑。

最后,诗人感慨岁月流转,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即使是乐曲,也从古乐变为倡家贱艺。他以“白头遗士”的视角,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们在丰年仍能享乐的欣慰,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层的隔阂。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多元面貌,既有繁华的一面,也有底层人民的苦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91)

杨弘道(元)

成就

作品:《小亨集》

经历

气质高雅古朴、无心事业。但是光明磊落有大志气。作品中透露着怡然自得之趣味

  • 字:叔能
  • 号:素庵

相关古诗词

怀春怨

妾身可以化石,妾手可以缝裳。

姜桂失地而犹辛,桃李非时而不芳。

睡起倚门尝伫立,翩翩蝴蝶过邻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邂逅

过燕不见世子丹,过赵不见平原君。

烦襟清濯易水风,破袖欲拂恒山云。

天生奇才无古今,邂逅辞气如兰芬。

北游得此亦可乐,系筑奋锤何足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金陵徐信之牧牛图

谁貌吴牛驮牧竖,建业徐生寓深趣。

母子孤特失俦侣,行行暂息烟中树。

九十其犉何处寻,或讹或寝隔山林。

牵柔折脆方为剧,讵识离群舐犊心。

形式: 古风

赠裕州防禦

皇帝二载岁乙酉,八月花川堕天狗。

宥亲释党可攻心,结赵连蜀忧掣肘。

运刍输粟正嗷嗷,擐甲执戈徒赳赳。

聊城朝飞仲连箭,夏人暮掷惠琳首。

借筹功大克渠魁,失马过轻伤利口。

天鉴长悬日月明,皇恩更贺丘山厚。

万家特旨畀韦虎,千里长谣得杜母。

忆昔轺车到凤翔,特遣朱衣邀马走。

金刹刳橙催赋诗,银杯行酒无停手。

许游莲幕厕英髦,欲泻兰汤洗尘垢。

武陵回首山纵横,荐福打碑雷震吼。

马首东之讵可留,鸡肋空持复何有。

嘶风惊闻沙塞马,挈家来觅商岩叟。

控弦突骑若凭虚,战格连云如拉朽。

洛南屠灭彼何辜,浑谷奔忙谁敢后。

仰攀危磴蜗篆壁,下坠深坑杵投臼。

血属有幸脱微躯,家具岂能存敝帚。

恩全终始属贤良,仁济困穷多福寿。

借君宝剑买黄牛,苟全性命归南亩。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