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来镜水问遗民,想见堂堂报国身。
五月陂塘三百里,千年庙学一番新。
世传风烈今无数,自许经行得最亲。
一读金陵补天议,始知高处更惊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吴给事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故去的吴给事的敬仰和对其事迹的追忆。首句“我来镜水问遗民”,诗人以访求遗民的口吻,展现对吴给事的敬意,暗示其曾关心民间疾苦。次句“想见堂堂报国身”,通过想象,描绘出吴给事英勇报国的形象。
“五月陂塘三百里,千年庙学一番新”,这两句描绘了吴给事可能在的地方,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历史悠久的教育场所,体现了他对文化教育的贡献。诗人借此赞美他的影响深远。
“世传风烈今无数,自许经行得最亲”,进一步赞扬吴给事的高尚品格和行为,说他的事迹广为流传,而自己有幸亲身经历,感到格外亲近。
最后两句“一读金陵补天议,始知高处更惊人”,提到吴给事的某项议论文献,可能是关于改革或治理的策略,诗人读过之后深感其见解独特,见解之高超令人惊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吴给事的描绘和对其事迹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和对其精神的深刻理解。
不详
抗己忧为的,咸腓惧丧躬。
自从夫子学,始见古人风。
有直终为讦,能和乃不同。
从今师下惠,一瓣敢忘公。
天明喜气满沙头,小队行厨下楚楼。
太白稳归云阙去,德星聊向雪山游。
澹翁不为重溟怯,令子何辞九折愁。
荣杀上官穷观主,助公持酒记觥筹。
去年曾赋泰山高,祇识君侯一味豪。
稍稍近能窥雾豹,堂堂元不挂秋毫。
直将空洞容君辈,从使参军似马曹。
此世此途荆棘久,借公馀勇为除薅。
前年革履下星辰,那料如今更有春。
几为拜雩成俯膝,可辞持酒劳燋唇。
田家有喜新收麦,老子无何忽念莼。
欲去强留天意切,玉堂清夜出丝纶。